“这是用于计数,以后数羊、数牛、数人都是这样。”</P>
众人频频点头,现场鸦雀无声。</P>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P>
“是说一年新的开始,事物或景物都改变了样子,焕然一新。”</P>
“树长了新枝,发了新芽,草从枯竭,再次欣欣向荣,当然你们也长了个,增加了一岁。”</P>
“一而再,再而三。”</P>
……</P>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P>
……</P>
“一枝独秀”</P>
“是说鹤立鸡群,独占鳌头,特别显眼,就像李不凡在这些小一些的孩童中,个最高,游泳最快,力气最大,用这个词就很恰当。”</P>
“一鼓作气。”</P>
“第一次击鼓,鼓舞士气,振奋人心,士气最足的时候,一气拿下要做的事情。用于战斗就是歼灭敌人,用于种地,就是把当日计划的地都种上庄稼,或是收割完计划中的稻田。”</P>
“一身正气。”</P>
“光明磊落,刚正不阿。”</P>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P>
“一人把着关口,万人打不进来,形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也指此人英勇,实力强大,一人之力抵挡众人进攻。”</P>
……</P>
“十全十美,十分完美,毫无欠缺。”</P>
“百事孝为先!父母恩情大于天。”</P>
“千头万绪,事情开端,头绪较多,纷乱复杂。”</P>
“万事开头难,只要肯登攀。”</P>
……</P>
日西落,众人都没回家,不知谁暗中支起了火把。</P>
日复一日,转眼半月。</P>
郑风这个不一样的教书先生,没有用书本,却让一众村民了解了很多道理,有姓氏书写,有计数演算,有做人道理。</P>
村里进城的少年早已回来,但他们都加入了听书的行列,郑风注意到了,并没有点出来。</P>
郑风白天讲解,夜晚睡得安然,全村对郑风这个与众不同的教书先生,很是认同,觉得听他讲课就是一种享受。</P>
无论男女老少,那一个个不易辨认的字,晦涩难懂的句子,经过讲解,都能听懂,无形中就记下。</P>
郑风每天都是天亮开课,讲到月上中天。</P>
一天讲课涉及的内容很多,每一天都是精彩纷呈!</P>
上至村长,下至孩童,都记住了一位少年,一个叫郑风的,与历届私塾不一样的教书先生。</P>
郑风尽可能的选择村民能听懂,易记忆的方式,诠释更多的道理。</P>
羊村,半月,郑风渐渐忘记自己也是一位武者,而且是武道修为即将晋升神尊的少年。</P>
每天都在孩童期盼的眼神中,开始讲课,直到月上中天,在众人意犹未尽中,披着月华带着李不凡回到李大山的茅草屋。</P>
进入破禁地,经历过暗无天日的黑寂,羊村是光明第一站,朴实的村民对文化的渴望,李二牛取名李不凡,何尝不是父亲李大山,望子成龙的渴望。</P>
村长李大力,村长二弟李大壮,这是村民希望身强力壮,上山打猎,下地种田都能得心应手。</P>
三弟李三,四弟李四,五弟李五。这是村民没文化的表现。</P>
他们也想认字读书,也想腹有诗书气自华!然而请私塾先生,那费用可是一道过不去的坎,靠打猎种地,几年请一位私塾先生上一两个月已是不易,人家每天也就讲授一个时辰。</P>
也就学会写全村人的名字,将猎物或农产品进城贩卖的简单计算。</P>
郑风除第一天讲课是六个时辰,后面十四天都是八个时辰。当原来私塾先生授课一百一十八天。</P>
合计两次请私塾先生授课的时长,但郑风每次不限人数,福泽全村,能让每人听懂记下,这是历届私塾先生都做不到的。</P>
只是羊村上下谁也没有想到,为他们授课半月之久,看上去文文静静,细皮嫩肉的少年,可是半步神尊极境,身具十三种法则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