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一举将元庭赶到漠北(1 / 2)

可谁也没想到楚王一到凤阳,每一招都打在了他们的预料之外,软肋之上。</P>

只用了两招就彻底瓦解了他们的全部力量,将他们制得服服帖帖,无可奈何!</P>

楚王此人太妖孽,也太疯狂,如同一个智谋多端、冷静而又疯狂的疯子…</P>

手段让人胆寒!</P>

可他们又能怎么样呢?</P>

还是老老实实写弹劾奏章吧,即便没用,也要做最后的挣扎不是吗?</P>

于是,很快一份份弹劾奏书便出现在了朱元璋的案几上。</P>

不只有胡惟庸等一众淮西勋贵的,还有李善长的学生们的,以及一众言官们的。</P>

胡惟庸等人即是弹劾朱桢软禁李善长,放了三十万建设皇城的民夫,</P>

也是弹劾朱桢逮捕了勋贵子嗣将要斩杀!</P>

而李善长的学生们大多是弹劾前两条。</P>

至于勋贵子弟,他们或许也觉得,死就死了吧,这些家伙活着也是污染世界,祸害百姓。</P>

而言官则大多弹劾朱桢的疯狂举动,认为朱桢的行为已经涉及到延误大明迁都的大事,其罪可诛!</P>

反正弹劾奏章满天飞,都是弹劾朱桢的。</P>

多得朱元璋的黑金木大案都快堆不下了!</P>

金龙缠绕,巨柱矗立。</P>

金碧辉煌,空旷宏伟的乾清殿内。</P>

朱元璋低头批阅奏章。</P>

而太子朱标却一趟又一趟的来送弹劾奏章。</P>

一天下来,已不下数百份弹劾奏章堆放在黑金木桌案上。</P>

但朱元璋却看也不看,当诛他的光线后,他就用手将这些弹劾奏章推翻,露出光线。</P>

可每当太子朱标再次走来,都会将其捡起,整整齐齐的摆放在朱元璋身侧。</P>

终于,天色傍晚,暴雨停歇,天边又泛起红霞,显然明日将会风和日丽,是个大晴天!</P>

“啊~!”而批阅了一天奏折的朱元璋也终于起身舒服的伸了个懒腰,呻吟一声,</P>

然后看向一旁站立许久,面色沉凝的太子朱标,咧嘴笑了一声:“咋了?这么看恁爹?”</P>

朱标已经快疯了,这一天对他来说,真的快憋疯了。</P>

自己父皇什么话也不说。</P>

而中书六部,整个朝堂却如今日的天气一般,狂风暴雨,地动山摇。</P>

百官们找不到朱元璋,自然就去找他朱标。</P>

朱标又不能不理会,</P>

九次!</P>

朱标来来回回进进出出乾清殿九次,可一次都没得到自己父皇朱元璋的回应。</P>

这是第十次了,朱标不想再回去中书省了,准备一直待在这里等着。</P>

朱标也想明白,自己父皇到底是什么意思?</P>

难道凤阳那边的风波不管了吗?</P>

不管老六了吗?</P>

终于,朱标等到了!</P>

“父皇,您是不是该给儿臣一个合理的解释?”朱标目光幽幽。</P>

朱元璋咧嘴笑了笑,捶了捶腰,然后背着手向殿外走去,同时招呼:</P>

“暴雨初歇,天空放晴,天边出现晚霞,好风景,走老大,陪咱走走!”</P>

朱标无奈,只得跟随在后。</P>

一路沿着乾清殿走,走到护城河,又走到午门,上了午门城墙,又下了城墙,向慈宁宫走去。</P>

一路上,朱元璋都东张西望,似乎在观望什么好风景一般。</P>

朱标就这样跟,朱元璋没讲话,他也没问。</P>

终于,等要到慈宁宫的前一刻,朱元璋停下了脚步,</P>

转身向是被暴风雨摧残得不像话宫人们正在打理的御花园中行去。</P>

路上,朱元璋终于低声开口,语气很平静:</P>

“老大,你觉得这次老六在凤阳做的三件大事如何?”</P>

朱标陡然停下脚步,脸色变换一阵,咬牙:</P>

“虽然看似很疯狂,但儿臣觉得老六这么做必然有其缘由。”</P>

“什么缘由?”朱元璋扭头笑问。</P>

朱标沉吟少许,开口:</P>

“老六想恢复凤阳繁华,最困难的是解决人口凋零问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