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难下(1 / 2)

魏帝垂首望着面前的幺子。穿着一身紫色团花对雁纹襕袍,头戴幞头。他和他母亲一样生了一双杏眼,面如冠玉。此刻眼中流露出的慕儒之情,叫人难以忽视。自己因为接二连三的事情,已经将幺子冷置在旁许久。

余光一扫忽地瞥见吴王双指泛红,魏帝皱眉道:“怎么回事?”

闻言吴王连忙将手往袖子里一藏,“没什么大碍。父皇放心,儿臣已经好多了。”

听闻此言,魏帝心中酸涩更重。自己这个幺子有些行为的确不讨人喜欢,但好在他还算孝顺。

一直未见魏帝对自己的话有所回应,吴王心中不免忐忑。按照他对父皇的了解,此时应该非常震怒,会将裴皎然贬黜出长安。她要表露忠心,来邀功,却想将自己的幺子也牵扯进去。爱子深切之下,无论朝局会不会失衡,皆要给裴皎然一个教训。但是眼下父皇的沉默不语,更令人忐忑。他不明白这有什么犹豫的。

还是说父皇对裴皎然的看重,已然超过自己的想象。可裴皎然如此胆大妄为,多次越俎代庖不说,又和神策大将军来往密切,谁知道他有没有包藏祸心。历来篡位的权臣,哪一个不是韬光养晦,伏低做小的。即便如今她没表露出野心来,那将来呢?以她在河朔和江南的威望,就是一杆大旗。杀裴皎然,足以震慑河朔和江南的节度使。

吴王正心烦意乱之际,忽听见魏帝唤了声岑羲道:“岑爱卿有何高见?”

适才被吴王一番话震惊到的岑羲,收敛思绪。仔细打量一会吴王,不由微喟。吴王这个年纪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不说,同样也是有些手段的年纪。只是他到底还是他年轻,未能揣摩出皇帝的意思,更不明白魏帝为何会重用裴皎然,甚至破格提拔她为太子少师。

单以朝局来说,就没他想象中简单。一个裴皎然作为枢纽,能够平衡的局面无法估计。

他听得出来,方才吴王那番剖白。明面上是向魏帝夸赞裴皎然,表现自己被其所感。实际上是在挑唆魏帝贬黜裴皎然。但他终究还是太年轻,他所听见的义言,不过是权臣向帝王表现忠心的手段。

想起裴皎然适才说的话,岑羲微笑着开口道:“臣恭喜陛下得此佳儿。不过弱冠之年,就愿意为国为您分忧,实乃我朝幸事。您与回鹘有嫌隙,自然不可能放下天子之尊。吴王殿下为皇子,又立功之心。臣以为何不让吴王殿下携您的手书,持节出使回鹘。一来吴王是代表您的身份,回鹘未必敢怠慢,二来如今的回鹘可汗乃宁国大长公主之子,多少会帮着娘家人一二。”

魏帝听着岑羲那些话,捋了捋胡须。他虽然不属意吴王此行回鹘。但是岑羲所言最后一句,却颇有道理。

派其他人去,多半会有刁难。而吴王是自己的亲子,又受宠。昔年自己送嫁时,不过是给不得宠的亲王,回鹘不免轻视。而今吴王不一样,他带着国书而去,又是持节出使。回鹘不仅不能不见,还要以礼相待。

想到此处,魏帝忍不住看向吴王。见他一脸怔愣,俨然是没从当前局面中反应过来。不由一叹,自己似乎没得选。他只能顺着吴王的意思,派其出使回鹘。这是他作为帝王需要付出的代价。吐蕃必须要在这一朝被长驱于大魏疆域之外,怎能遗祸后世。即使明白这对幺子不公,但远没有天下太平重要。

魏帝面露笑意,挥手示意吴王上前。见状吴王只得上前,俯身在魏帝身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