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探狄仁杰(2 / 2)

他们是知道狄仁杰的,还很熟。

狄仁杰是被安排做过大理寺卿,相当于管后世最高法院,但他只管定刑判罚的,不负责别的啊,居然还深藏不露有着这样的刑侦能力吗,我们怎么不知道?

身负重伤的李元芳被各方势力追杀,但是一看他的脸,才从大明王朝里出来的大家眼睛都看直了。

是你吗,‘下医医病,中医医人’的李大夫,这次您老又碰到了什么‘上医医国’的好官员了?

之前那个古怪但医术超绝的李时珍形象给大家留下的印象太过深刻,以至于看见这个年轻帅气,眉眼锋利,一把刀能把此刻杀穿的李元芳,大家头一次感受到什么叫人设破灭。

感情当时要是在淳安县能给你一把刀,你能一个人把臬司衙门的兵都宰了是吧。

[深夜,李元芳造访了狄仁杰所在的地方,为了判断他到底是不是断案入神的狄公,他要对方猜测他的身份。

狄仁杰围着李元芳坐下的绕圈走,边走边开始说出自己的观察分析。

从他腰杆挺直、腿微分,双手居案的动作,到他面容憔悴脸颊有红晕失血受伤的身体状态,最后再是窗户潜入不愿让人知道他行踪。

身负重伤、行踪诡秘的军官,只可能是护送突厥使团的卫队长——李元芳。]

电视里的李元芳瞪大双眼很是震惊,天幕下的观众也同样被震撼到了。

他们今晚才是第一次见,也不过就说了两句话,看了他几眼,狄胖胖就能精准的从这些有限的信息里,推测出眼前人的身份,观察的细致入微和精准的判断力实在太强了。

被惊呆的狄家孩子指着上面的狄胖胖,问:“祖父,您真这么厉害,这都能看出来?”

狄仁杰嘴角一抽:“简单的看能看出来一点,做不到这么仔细。”

只是通过对方的身体习惯推测出职业,在社会分工还算固定的古代不是什么难事。

看面相和领口渗出的血迹猜测对方受伤失血也还好,他也能做到。

但能精准的判断出对方具体的身份,这就很难了。

还没看到后面,狄仁杰现在也有点和海瑞共情了:别演了,别夸了,正主真的尴尬惭愧。

见微知着,这就已经开始侧面展示狄胖胖的脑子和刑侦能力,他都不敢想象后面的剧情会怎么演。

他发自内心的在疑惑,他一个大唐官员,后人眼中的形象不说是萧何那种稳定后方的,也没有和其他同僚那般出将入相文武双全,怎么会画风一转,变得这么擅长刑侦破案的?

难道是他未来有从宰相的位置上下来了,去大理断案,还跟着发展刑侦作为自己的爱好了吗?

刘彻反应过来,问旁边道:“小王里面,是不是也有个狄仁杰和李元芳来着?”

卫子夫点点头,声音温柔回道:“一个拿着令牌逮捕人的射手狄仁杰,一个拿着大小飞镖的大耳朵小个子李元芳。”

还有长安的女帝,最贵的英雄武则天。

想想小王里的角色形象和双射手配置,在看看上面面白微胖的狄胖胖,身子板正杀人不眨眼的酷哥李元芳,刘彻又一次体会到了什么是二创。

创,太创人了,创伤太大了。

但这不是那游戏有高祖有刘备,就是没有他和汉武朝名臣们的原因,他能讨厌吐槽,小王不能真没有。

[李元芳向狄仁杰娓娓道来他这一路的遭遇,门外却有假的御前亲卫想要来带走狄仁杰,两人躲在一旁假装被害身亡,进京却不面圣。

查过土窑的事见了皇帝,狄仁杰又从京城到幽州,一路险象环生。

目的是要造反自己做皇帝的金木兰,小连子山封山,大柳树村民‘造反’,从使团被杀案件开始,一路过来的所有事情,都指向武周朝内部的矛盾。]

剧情是很惊险刺激,悬疑烧脑,但李唐和武周真的有很多槽不吐不快。

李治眯着眼睛:“他狄仁杰一亮明身份,宣读圣旨,公堂上的官员瞬间胆小如鼠了,这谁编的剧情呢。”

大部分时候朝廷官员们是看互相品级的,但还看家世门第。

能做官的就没几个家世很差的,狄仁杰家里虽然也也算豪族,但天水狄氏在其他世家面前还是不够看的,都是太原人,这要是以前,太原王氏头一个可能就出来骂他们夷狄血统。

就算一开始为了查案不泄露行踪是可能隐瞒身份的,但是一到了地方,身份亮明了应该是双方客客气气先喊上下级,然后互相聊聊彼此家里认个人,大家会比较和善。

什么圣旨一拿身份一亮搞得就跟皇帝亲临似得,不可能,真的不可能。

武后倒是也有另外的点:“讲大明的时候,哪怕有海瑞这样的父母官,最后也还是一个人没法给百姓公道,改变不了大明。

但是在这个里面,好像一个好官,能做的事情不少。”

其实两部剧拍摄的东西并不一样,一个是围绕改稻为桑,重点是海瑞在淳安县赈灾,这个是狄仁杰围绕朝廷内部的动乱阴谋查案。

但是都有表现出来的,是里面穿着补丁衣服的普通百姓,弱小无力的他们和蛮横无理的衙役。

在大明王朝里,海瑞发现自己一旦不是官了,就连普通衙役都呵斥不住,没权根本护不住那些百姓,看上去他步步上升的背后,是大明官场上下的糜烂。

而在狄仁杰里,狄胖胖看到百姓受苦遭殃,老弱病残们无辜被屈打成招,也会愤怒,但他没有海瑞那般对整个官场的愤怒。

在武后看来,一个剧貌似展现的是只要官员好,世道就能好;另一个剧是哪怕有个好官,一个这样的官在整体黑暗的环境下,对世道无能为力。

平心而论,自然是后者更真实,但在她的身份立场,还希望百姓们更多相信前者。

李治也若有所思:“这就是所谓的思想转变吗?”

从指望一个好官员能做一方父母官庇佑百姓,到最后发现只是一个好官根本没有用,看上去只是走了一步,实则内核天差地别。

贞观朝的李世民:所以,谁能给我解释一下在一个宗室王爷都是李姓的王朝,武姓女皇到底是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