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空文禁令(1 / 2)

五号幸运观众何昶也是李治朝的,他一晚上都对清末的事情眉头紧锁。</P>

“后世清朝廷到底在干什么,那个清怎么什么都知道,还放任鸦片荼毒百姓那么多年都不管一管?”</P>

他除了学问习武,从小也有兴趣自己看点医术,清楚人的身体有什么极限,因此对那玩意的危害更是觉得可怖。</P>

一开始作为药用无可厚非,但从雍正时候认知道危害开始禁烟,一直到道光才下定决心禁烟,中间还隔了这么多年,。</P>

他不能理解,怎么那清满朝上下,就能对这东西的危害视之无物?</P>

就算说他们高高在上,看不见下面小人物的悲惨,那大臣贵族也都抽上了,上瘾了,他们也还没觉得危险吗?</P>

到底是为什么,能这么多年也不管?</P>

【“外国洋商走私进来,但是他们自己因为身份有很多限制,所以很多时候是他们带过来,找清人做代理商去卖。</P>

鸦片的泛滥让洋商们赚了大钱,也让本土代理商获得到巨额利润和回扣。</P>

但这些他们不能独占,还要按级别向封疆大吏和朝臣贿赂,而这些官员又需要将其中一部分孝敬最上面的那个,用来保证自己的前途。”</P>

这些事情,小小觉得他们应该比自己都懂。</P>

她不清楚这些平行时空王朝们的商人、官员、皇帝听见了会是什么想法,可她是真觉得有够魔幻的。</P>

“制定禁烟政策的皇帝,同时也成了大烟走私最大的受惠者,上下一致的贪污腐败,助长了鸦片的泛滥,让禁烟法令成为一道空纸,也为之后的鸦片战争埋下祸根。</P>

到了道光年间,鸦片已经遍布全国各地,官吏、跟役、书差,以及商贸军民吸食者十之五六,甚至妇女、僧尼、道士都在吸食,z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吸毒大国。</P>

进口鸦片导致白银大量外流,清王朝出现财政危机,大大加重了普通民众的负担,也就出现了我们刚刚提到的林则徐虎门销烟。”</P>

自己也只能无力的叹口气,小小继续叫六号幸运观众。】</P>

那些照片上,吸大烟的的确是什么人都有,十之五六都在吸,要付出的银钱,可想而知是多大一笔天文数字。</P>

这方面的事情,做生意和做官的,的确都比主播懂,就算主播这里没拿什么数据资料,但熟悉流程的他们一听就知道保真。</P>

做过生意的商人们都是苦笑,他们做生意的确也习惯了各种上下打点,哪怕街头摆个小摊,附近的差役和没事干的恶霸混混们也是需要打好关系的。</P>

早在主播说本土代理商的时候,他们的经验就预感到还是要向上面交钱,没想到这钱还真的一层层上交,甚至交到了皇帝手里。</P>

皇帝都一边禁一边拿走私买卖的钱,这能不让禁令形同虚设才怪。</P>

何止是主播觉得讽刺,他们听了也同样如此。</P>

本来还觉得这子孙好歹还让人禁烟,干了点正经事的康熙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生气对身体不好,但还是忍不住咬着牙,眼神在一堆儿子里面找,看看哪个是道光、乾隆的长辈。</P>

儿子们纷纷乖顺低头:唯独今天,不希望被老爷子选中看做继承人。</P>

只有咸安宫出来的老二,不躲不避,就和他爹对视,目光坦荡,看的康熙自己先挪开了眼神。</P>

老二是认准了他以后不会做皇帝,所以这么有恃无恐,但曾经最想让他接班的康熙看他这样子,反倒自己心虚了。</P>

武周朝的顾未琼一直记得,林则徐硝烟后,鸦片战争可是打输了的。</P>

她揪着心,小心问道:“鸦片战争输了以后,清廷如何,还禁烟了吗?”</P>

【“两次鸦片战争之后,禁烟令就名存实亡了。”</P>

尽管有过林则徐雷厉风行地虎门销烟,但很可惜,衰败的清廷只会让人的期待一降再降。</P>

“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鸦片的看法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P>

既然禁不了,禁了还会被洋人打,就干脆躺平了,决定不禁烟了,直接让他们光明正大买,自己对烟收税。</P>

连林则徐这种坚定禁烟派,也提出通过种植罂粟来弥补财政空缺、并抵御外国鸦片的看法。”】</P>

“他们怎么能,就为了这点蝇头小利!”</P>

忍不住一拍桌子,修道多年的孙思邈罕见露出怒色。</P>

他不是只会治病救人的大夫,也被杨坚召过去做国子监博士,只是不愿去而已。</P>

国家财政固然重要,但是怎么能是用阴损法子,搜刮自己子民的钱财。</P>

前面的那些科普他记得很清楚,大烟最要命的不只是那些对身体伤害,戒不掉的成瘾性才是最要命的。</P>

抽一次就戒不掉,只会越来越想沉浸在药物刺激的快乐里,直到倾家荡产,自己也没钱抽了或者因病死掉。</P>

抽大烟的是自己本国的百姓,收上来的税和拿子民的买命钱有什么区别?</P>

主播鸦片、大烟转换说,还说过这是毒。</P>

这的确是毒,比他知道所有东西都要毒。</P>

孙思邈也算是明白了,这清真是从祖宗开始,都不只是汉人,他们是就没把底下百姓真当做子民。</P>

主播还没叫号,说明还没完。给自己灌一口凉白开,他倒要听听大清还能干什么!</P>

【小小接下来让大家知道,大清能干的事情真的很多。</P>

“于是清政府开始鼓励各省农民种植罂粟、制作鸦片。</P>

到了19世纪60年代,几乎在清朝境内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罂粟花开,而土制大烟通过改良品种和提升制作技术,从最初的‘低廉质差’发展成为‘质优价廉’,卖的比洋大烟还好。</P>

到了19世纪末,清已经从鸦片的纯消费国家,发展成为生产、贩售、吸食为一体的毒品大国。</P>

吸食人数从鸦片战争之前的两百万左右暴涨四五倍。</P>

光绪三十一年,财政总收入约1.5亿两,这年的土洋药税厘收入总数为两。</P>

等到清政府意识到鸦片带来的税收不足以抵消其带来的危害,它让国民越来越孱弱,身心都造成巨大危害,对社会影响也贻害无穷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P>

就算他们和英国政府达成双方逐年禁烟的协议,内陆各省的财政收入也已经严重依赖鸦片,禁烟协议遭到官吏们集体反对,成了尾大不掉的局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