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地理上(1 / 2)

清晨起来,所有人按部就班的忙碌,只是时不时抬头看看天幕。</P>

嘉靖朝的大家,昨天晚上没有直播早睡了,一觉起来,就发现江陵县那个案子悬赏已经没了,不少人都好奇是谁获得了奖励。</P>

江陵县城里,短短半个多月,经过这么多事的甘崔文人看上去老了不少,但是精神头还算可以。</P>

有北镇抚司的大人亲自过来审理案子,他的冤屈昨日里终于沉冤昭雪,被放回家了。</P>

估计昨天晚上这个事情就已经传遍了江陵街头巷尾,甘崔文也不在意,大早上起来就在院子里摆上了果盆,布了个香坛,等主播一开直播,他就对着天幕焚香感谢。</P>

如果人生是有运气的,那成为幸运观众的那天,就是他最幸运的时刻。</P>

直播开了,除了甘崔文拉着一家老小在院子里对着天幕跪拜磕头,其他人都期待着主播今天会做什么卷子。</P>

看着主播掏出《地理》,一些人心里暗自松口气。</P>

地理好,地理好,做题吧,别说那些有的没的了,我们一点都不想了解后世人眼里我们的历史了。</P>

湖北黄冈人看着上面这个‘黄冈模拟卷’,有点摸不着头脑。</P>

虽然家乡被提到了,还是以这种方式,他们是很开心啦,但是主播不是南昌人吗?</P>

疑惑结束,大家开始打着哈欠,跟着主播奋笔疾书了。</P>

粮食、经济、国际贸易。</P>

第一个选择题一出,各种公家和私人的教育机构里,早起的老师们都把学生聚拢了,一起来讨论这一题。</P>

明朝一个小书院的许夫子问道:“题上说大豆的主要生产地区是东北,那个荒芜寒冷之地,你们觉得自然灾害多吗?”</P>

一个学生诚实地回答:“夫子,虽然豆腐这些我们常吃,但是种豆子应该要什么自然条件,我们也不清楚啊……”</P>

其他学生齐齐点头,他们是真的不清楚豆子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P>

也不知道的许夫子尴尬的摸了摸胡子 :“是为师没考虑到这些,从今天开始,我们书院里也开些地,除了基础的各种谷子,大家没人也都选个东西来种。”</P>

经过天幕那么多的信息轰炸,哪怕在以科举为终极目标的这些学子眼里,种地也不是什么不斯文的事情了。</P>

他们都对夫子的决定没有什么异议,都是有心气的青少年,大家谁也不想自己每天看主播的卷子,跟个蒙童一样,什么都不知道。</P>

而这题涉及东北,康熙年间的旗人们都很有兴趣。</P>

虽然外面都是雪,但有钱旗人们依然出了门,在酒楼茶馆里坐着,大家喝点热的,一起就这天幕聊天,也是京城最新的流行。</P>

一个黄带子青年说道:“后世种地收地都有那些大家伙来了,缺人也没关系,应该不会是劳动力不足。”</P>

他的分析很有道理,旁边一个红带子点头接着道:“后世不缺粮,如果要和外面买豆子话,应该是可以用更多的地种豆子的,我觉得也不是种植面积的问题。”</P>

戴着厚厚帽子的中年男人也奇怪道:“如果是后世东北冷,多灾,那就没有我们之前看到的那些农场,A和d也都不对啊?”</P>

出生就在北京,没见过老家到底什么样,也对种田一点不了解的旗人们陷入了思考。</P>

一大早,苦哈哈跟着做题的刘禅心里默默流泪,但还是老老实实给诸葛亮讲他的选择 和对每个题的看法。</P>

“灾害频发,后世就不会把豆子都种在那里,我觉得限制大豆产量增长的,应该是土地生产力低。</P>

就算那边地肥,但是一亩地不一定能出一千斤豆子。”</P>

这么说着,刘禅都觉得他飘了。</P>

后世的东西看久了,他居然也能随口说出亩产一千斤这种话了,但回到现实,他们这里什么都没有产量那么高的。</P>

诸葛亮微笑着,什么都没说,示意让他继续往下。</P>

刘禅只好硬着头皮继续。</P>

“第二题,应该是他们经济发展快吧,有钱了才能去买这么多豆子。</P>

第三题,不能围湖造田破坏水土,也不能占用粮地,全进口的话就是命脉被人掐着,应该是研究怎么提高产量。”</P>

这三题,他选Adc。</P>

好在说完以后,主播这个材料的选择也刷刷写完了,但是bdc。</P>

刘禅喜出望外,他居然对了两个!</P>

没顾及傻乐的孩子,诸葛亮在思考,为什么后世需要大豆,却种大豆的面积不够。</P>

常理而言,缺它不就应该多种它吗。</P>

如果朝廷不种,农人也不种,那就是说外面卖的足够量大又便宜,比起来这样成本更低。</P>

阿美和巴西的地图他记得,这两个国家面积都很广,从海上远洋运过来,运费想必也不会少。</P>

就这样人家还有的转,那就说明在大豆农业技术上,别人似乎更领先些。</P>

他脑子飞快转动,想到了正在打的盐井,领悟到了技术提升产量后,对国家间贸易的作用。</P>

第二则材料,大家都在努力看题读图,只不过……</P>

“阿耶,这个Gdp是什么?”喝着红豆牛乳沙沙的李泰陷入思考。</P>

李世民记得,看新闻的时候,里面也反复提到这个。</P>

“也许,是创造的财富?”</P>

涉及到工业、经济和城市发展,也想做官出仕有抱负的人,一个个都努力识别上面的信息。</P>

参考上次的造飞机,工业可以理解一点,就是办这些厂子,但是造不一样的东西,第三产业又是什么?</P>

手敲着桌子,大唐皇帝幻视自己回到了从前。</P>

那时候,他还很瘦,斗鸡走狗,也对读书兴趣一般……</P>

下决心要去地方的王守仁也在家里拿纸写写画画。</P>

“只看到工业用地,没看到别的,城市用地结构没看到有多少;几十年里只是工业用地拓展指数少了,总体还是增加的,Abd都错,只能选c。</P>

至于第五题……”</P>

很多名词都一知半解的他放弃思考,然后看主播这两题都选了c。</P>

第三则材料讲到了南岭,大家赶紧脑子里翻地图,找出他的位置。</P>

除了秦汉这里还没被纳入版图,其他时代两广地区的人,也都好奇的议论。</P>

第一题大家都不需要思考。</P>

如果农业社会说的是他们这时候,那制约规模的原因只会有一个,就是为了吃饭,所以选A都不用考虑。</P>

至于第二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