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尚书到底也没能逃脱被抄家的命运。</P>
暗上带人清点国库,国库目前确实空虚,萧守成在位三年不知道给北蛮送了多少银子,而户部尚书在这期间也确实贪了不少银两。</P>
暗卫中有擅长术数者,将国库账务仔细清点了一番,户部尚书造的假账丝毫没能瞒过全能的暗卫的眼睛。</P>
时间匆匆流转,转眼又过去了一年,萧肆处理朝政更加得心应手。</P>
与北蛮的战事你来我往有输有赢,战场果然是个吞金兽,每当颜将军的信件一来,又要有人被抄家了。</P>
不过今日,来信的不是颜将军,也不是边关八百里加急战报,而是北蛮国君的国书。</P>
他们不想打了。</P>
“皇上,这一年来边关将士死伤无数,臣以为打仗劳民伤财,不如同意跟北蛮议和,双方暂退一步,休养生息?”</P>
“皇上,颜将军已经打了三次败仗了,不堪重用,臣提议让常胜将军接管兵符,定能将北蛮一举歼灭。”</P>
“皇上,给颜将军的权力是不是太大了,若是起了异心?”</P>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P>
“皇上,......”</P>
一年了,颜将军连夺三城,本事还是有的。</P>
北蛮人虽然以骁勇善战着称,但粮草资源跟不上,能撑一年,萧守成送的几次银子居首功。</P>
北蛮当今皇帝昏庸暴虐,百姓早已离心,此时不灭了他们,还要等什么时候?</P>
掌权的能有几个傻子,景合帝在位期间,北蛮哪敢这么频繁的来犯,还不是看厚德帝是个软柿子,才如此频繁地过来捏么?</P>
萧肆登基一年,杀了不少求和派的官员,在这封国书到来之前,已经没人敢提和谈的事。</P>
朝堂的风向都是跟着掌权者走的,皇上喜欢听好听的话,权臣往往是油嘴滑舌之人居多,皇上喜欢实干型的,务实的官员更容易混出头,皇上不想打仗,和亲赔款的进言自然就会变多,皇上若想开疆扩土,优秀的将领就有更多的机会大展拳脚。</P>
这一年来,众臣也看出了皇上消灭北蛮的决心,这封国书到来之前,求和派们都是缩着脖子走路。</P>
即使这样,皇上也没放过他们。</P>
都说千里当官只为财,满朝文武的兜里有几个干净的?</P>
以前的皇帝打仗缺钱,要么增厚赋税,要么薅富商的羊毛,要么直接动用自己的私库,哪有成天盯着底下臣子的小辫子,靠抄家来钱的?</P>
这段日子他们对家里的小辈耳提面命,就差锁起来关小黑屋了,结果还是时不时地被皇上揪出一连串的把柄,也不知道这皇上的情报网是怎么建立的,再隐秘的消息都被暴露地一干二净,到最后他们连怎么暴露的都不知道。</P>
战事再不结束,他们真要疯了!</P>
萧肆听到有人提议和谈,顿时来精神了,又有人给她送钱了!</P>
“沈爱卿。”</P>
“臣在。”</P>
“听闻沈爱卿在京郊外有一处宅子,里面不仅养了个外室,还藏有千两黄金,可有此事?”</P>
“皇上,定是有人污蔑老臣,老臣冤枉啊!”他已经一年没去过那里了,到底是谁告的密?</P>
“这样啊,暗上。”</P>
“属下在。”</P>
“派人去查查。”</P>
“是!”</P>
天旋地转,日月无光。</P>
沈侍郎冷汗直冒,心里只有一个字,完了。</P>
很快,暗上回来,国库再次进账一笔。</P>
“竟敢搜刮民脂民膏,来人,将沈侍郎满门抄家流放。”</P>
“是!”</P>
沈侍郎眼看大势已去,直接气急败坏,</P>
“啊啊啊皇上,你这是穷兵黩武,女子果然不堪为帝,不堪为皇!”</P>
“不用流放了,直接砍了吧。”</P>
“是,陛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