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1 / 2)

登辽风云录 何处试太阿 1425 字 10个月前

万历47年的春天到了。在和100多个部下一起在登州度过春节之后,春天的脚步一点一滴地迫近。虽然王进贤了解到军中对不能回家过年,和家人团聚颇有怨言,但是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畅快,以及森严的军纪维持了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这一切却逼使王进贤不能不考虑另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这些人都是寻山所最为有力的壮劳力,将他们滞留在登州,春耕怎么办?好在由于春秋班军的存在,各地卫所对于农忙时节壮劳力却不在家中已经十分习惯了。自从军制改革之后,寻山所的民政归文登县管理,而且不用交租纳税,也算是为卫所减轻了负担。但是作为主官,王进贤却不能不考虑这些问题,如果今年的春班军又免了,如何才能避免这些农民对家人和土地的思念?

眼下的京城大概是人头攒动、张灯结彩吧,作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京城一定会热闹非凡。王进贤不由又一次想到了朱楚生。

伴随着春天一起来临的,还有来自各地的豪商。显然,吴荣和齐仓在京城的活动起到了效果。大批的客商带着银票和银子,几乎要把登州城给挤爆了,其中绝大多数是京城各个权贵的门商。王进贤在粮米期行旁边盖的蓬莱客栈更是人满为患,粮米期行虽然还没开业,但是客栈的盈利却是无可置疑的了,当然,她长期的盈利最终还是需要依靠粮米期行的生意。

粮米期行的开张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内部的装修、人员的培训,这些是卢国仕主抓的工作;而知识的普及和人际关系的促进,这些就只能由王进贤亲自上阵了。

伴随着知识的普及,关于粮食长期价格的预测在登州成为热门话题。在登州混饭吃的和尚、道士、算命的、唱戏的、说书的,都在自己的工作内容中加入关于粮价的内容,以适应话题的变化。

伴随着春天而来的,还有齐仓。

“你总算回来了!”王进贤不知道哪来的兴奋劲,一个猛子扑上去抱住齐仓。“怎么样,一切还顺利吧。”

看到齐仓语无伦次地讲着自己在京城的工作,王进贤不由笑了:“不着急,慢慢说,一件一件来。可见到了徐检讨?”

齐仓:“见到了,见到了。徐检讨非常客气,亲自问了我寻山所的情况,给了好几袋的种子,还给您写了一封信。”

王进贤:“快拿给我看。”

徐光启的信写的非常客气,第一部分表达了对寻山所的关注以及对王千户爱护百姓的赞赏;第二部分表示了对寻山所的支持,种子可以继续提供,并附有详细的种植说明;第三部分表达了对王千户精通西学的惊喜,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询问。王进贤叹了一口气:真是科学家,所说之事无一不实,在大明朝的读书人里真是大大的异类。看来以后和他的通信是断不了了。我会不会被目为西学派呢?这是否是一件好事呢?

王进贤:“种子在哪?”

齐仓:“在库房。一共六袋,那个什么,各2袋。”齐仓明显还记不清这些植物的名字。

王进贤心想:少了点,找徐光启再要,估计他一时也拿不出来。也不知道从南方运来的种子什么时候能到。还是保持着和徐光启的通信吧,种子到了,他会说的。大明朝虽然水路交通发达,但是却没有固定的邮政系统。信件和货物的来往都依靠往来的行人及客商,非常不稳定,好在自己今后少不了要和京城打交道,只是抓徐光启不一定那么容易了。实际上他已经忙上了,未必会一直呆在京城吧。

王进贤:“李神仙答应来寻山所了吗?”

齐仓:“答应了,和我们一路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