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干道:</P>
“贵族的来历,乃是昔日陪同成汤先祖共同起事,推翻夏桀暴政之功臣。</P>
成汤先祖为嘉赏有功之人,故推出封分田地,永不纳粮之提议。</P>
贵族不纳粮,本就是天经地义之事,又怎会如太师所言,心有异心。</P>
太师如今提议贵族纳粮,却是有违先祖之命,会令天下贵族心寒!”</P>
闻仲淡淡道:</P>
“大商祖训,王室子嗣未继承王位者,则贵族身份加身。</P>
若是本太师记得不错的话,比干丞相名下好像有十万亩良田吧!”</P>
比干挺胸道:</P>
“是又如何,此乃先祖对吾等王室成员的照拂!”</P>
在场大部分官员皆是贵族出身,有了比干带头,一个个仿若打了鸡血一般。</P>
纷纷对着闻仲攻讦道:</P>
“就是,此乃成汤先王为吾等的嘉赏,太师提议征收贵族钱粮之举,确实不妥!”</P>
闻仲闻言,手指挨个点着冒头的官员,怒斥道:</P>
“既知先祖照拂,岂不知只有大商愈发强大,才能保障尔等之锦衣玉食?</P>
若是固步自封,只懂得享受,说句不好听的,若是将来大商面临强敌,甚至因此覆灭。</P>
敌人会给尔等如此丰厚待遇不成?</P>
贵族纳粮,不仅是辅佐大王强大大商国力,同样也是为了保障尔等贵族未来的奢靡生活!</P>
尔等有何脸皮在此高呼贵族不纳粮!”</P>
众官员闻言,一个个脸色涨红。</P>
即便比干身具七窍玲珑心,一时也想不出应对之策。</P>
只能转身对着帝辛躬身道:</P>
“太师糊涂,还请大王为臣等做主!”</P>
一众官员闻言,心中顿时有了主心骨,同样躬身道:</P>
“请大王为做主!”</P>
呼声之高,甚至隐隐有将九间殿殿顶掀飞的趋势。</P>
可见对闻仲的提议,在场贵族官员心中有多紧张。</P>
帝辛刚刚继承王位不久,对大商贵族,其实并不了解多少。</P>
初听闻比干名下都有十万亩良田之时,即便是帝辛也不免吃了一惊。</P>
要知道,大商土地,皆种植五谷,一亩收成大概在三石(1石=120斤)左右。</P>
按一日两餐,成年男子每日消耗两升(1升=1.2斤),十日两斗(1斗=12斤)来算。(古代没有油水,饭量大)</P>
一人一年消耗五谷七百三十升,也就是七石三斗。</P>
再加上纳粮一亩纳三分,也就是说,三亩田地,便可保证一成年男子一年吃食无忧。</P>
可如今听到了什么,光一个比干名下,便有十万亩良田。</P>
这是什么概念?光比干一人,便可养活三万人!</P>
而放眼整个朝堂,贵族出身的官员占据九成。</P>
不说每人名下都有那么多田地,就按一万亩来算,也有百万余亩良田。</P>
要是再加上未入朝为官的贵族,帝辛真不敢想象,这个数字到底是何等的庞大。</P>
此时的帝辛,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便是收!必须将这些良田收回王室。</P>
如此多的良田,别说是五十万大军了,就是百万大军,照样养的起!</P>
不过,帝辛也知道,不能将这些贵族逼的太紧。</P>
若是太紧,这些官员撂挑子不干了,大商朝堂也就彻底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