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和民众不怕疲劳,连续作战,大家一起建起了简易房。</P>
参加建房者每天大约有几十万人。到地震当年年底,市区内共建简易房数百万余间。</P>
地震发生后第一年,全国各地多位专家和人员共同参与对朝遥所在的城市和其它受灾城市重建的总体规划。</P>
在重建期间,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工人都来帮助施工,而这些全部都被记入了市志。</P>
朝遥一家和顾扶风一家子在第一批高考前都决定住在油毡布棚子里。</P>
纺织厂垮了,机器也没了,什么都没了。</P>
朝武军和朝建国的工作也没了。</P>
朝遥的嗓子还没好,除了疼痛一天天地在减少,其它没有任何变化。</P>
其实在她看不见,每天都有大量星星点点的光没入她的身体里。</P>
终于,在离高考还有一个月的时候,朝遥的嗓子总算是能说话了。</P>
虽然声音还是微弱的,但总归有变更好的希望。</P>
她开始劝朝武军和蓝兰,最终全家人打算等高考之后,拿到通知书就全家人一起搬到京市去。</P>
大学生有补贴,经济也会慢慢放开,不如搬到离政策发布最近的地方,这样以后也会容易成为第一批吃到螃蟹的人。</P>
顾扶风纯粹是朝遥去哪儿他就跟着去哪儿。</P>
顾行行是作家,他无论在哪个地方都能够有钱拿,听到儿子说以后要考大学和朝遥继续做邻居,他想也没想就同意了。</P>
在油毡布棚子里住了一年多,终于等到高考的时间。</P>
朝遥因为之前就去读了高中,所以也有了高中毕业证。</P>
而朝建国也算是有了同等学力,经过学校的测试,有了推荐一样参加了。</P>
他们交了五毛钱的报名费,就等着到时候开考了。</P>
朝遥、朝建国、顾扶风三人一同走进考场。</P>
来参加高考的人年龄悬殊很大,最小的看起来只有十三四岁,最大的则有看起来三十六七岁。</P>
有年龄特别大的人来参加高考,他的身后还有妻儿会向他招手,孩子会稚声稚气地祝爸爸考上大学……</P>
两家人等在外面,说不担心,实际上急得团团转。</P>
冬天本来就冷,结果因为他们这样不停地走来走去,反而还热出了一身汗。</P>
朝遥拿到试卷之前本身也是很紧张的,她在第一世也不过是个普通大学的学生,现在可是参加记录在史册的第一届高考。</P>
他们要考的文理两类都考政治、语文、数学,文科加考史地,理科加考理化。</P>
在拿到语文试卷之后,朝遥看完了所有的试题,松了口气。</P>
考试内容并不难,比如说给句子注音、标调,写词语的词类,分析句子的成分,举出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等等。</P>
作文题给了两个,二选一。</P>
她很轻松地就答完了所有题,这些内容对于一个把整本红宝书和诗词都背下来的人来说并不难,对于她这个在以前接受魔鬼高考教育的人来说也不难。</P>
终于等到全部考完,两家人也松了一口气。</P>
能考上当然最好,但如果考不上,也没有关系。</P>
只要第一季恢复了,那么以后都会有高考这样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