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有人来,张东亮向窗户那一侧靠了靠,把外面的座位空出来让给杀手哥。</P>
多了一个人,有点出乎杀手哥的预料,但事已至此,他也没其他选择。</P>
杀手哥对几人笑了笑,放下箱子坐在座位上。张东亮竟然从他的笑容中看出了一点腼腆的意思,人性还真是矛盾啊。</P>
看见冯程程手中的书,杀手哥忍不住说了一句:“这本巴金的《家》我看了三遍。”</P>
原剧中杀手不光在车上说过这句话,在车站劫持冯程程的时候,他也说过这句话。</P>
他以后是否有机会再说一遍,张东亮可不敢保证。</P>
原剧中杀手哥刚上车有点热,想去开窗户被陈翰林阻止了。现在张东亮坐在靠近窗户的一侧,他不方便过去开窗户,也就没发生原剧中那一幕。</P>
远处传来一阵歌声,原来是一个进步左派女青年在指导一群小孩子们唱歌。</P>
这里不得不吐槽一下《上海滩》的编剧,你明明设定的时间是冬天,可为什么安排一群小孩子在火车上穿着单衬衣唱歌呢?</P>
难道到从北平开往上海的火车上,暖气烧的旺?</P>
孩子们唱的歌叫《开路先锋》,杀手哥一听着孩子们的歌声,立刻面露激动之色。</P>
他忍不住就走到唱歌的孩子们身旁,手拿指挥棒,指挥孩子们唱歌,嘴中也跟着一起唱。</P>
张东亮看杀手哥的表现,猜测他一定是进步青年或者革命者出身。从他对冯程程说巴金的《家》他看了三遍,就知道他也是个有文化的人。</P>
曾经是进步青年,堕落到接受黑帮刺杀任务,还是刺杀民族实业家,背后的原因是法国人想要纺纱厂的地皮,这一点张东亮就不能接受。</P>
认识到上面的问题,张东亮对击毙杀手哥没什么心理负担。</P>
这个桥段时间线有些乱,就得特别说明一下。有人认为《上海滩》这部剧的历史时间背景应该在1930年左右,甚至还得往前。</P>
可问题又来了,《开路先锋》这首歌是着名作曲家聂耳作曲的,最早出现在1934年,是1934年联华影业公司电影《大路》的插曲。</P>
那么时间线在这里就有冲突了,这里只能以1934年这个时间点作为切入点来展开,故事也只能发生在1934年之后,影视剧的时间脉络不可能像真实历史那样精确。</P>
火车站那里,陈连山夫妇和冯敬尧领着一堆姨太太前来车站接站,火车终于“哐当哐当”的开到了上海。</P>
提前熟知剧情,张东亮当然做好了打算。</P>
许文强车站英雄救美的事就免了吧,自己完全可以代劳。自己不打算要冯程程,不代表任由剧情这样向下发展,那自己来这一趟干什么?</P>
搅屎棍难道不搅了吗?不可能,那可不是自己的习惯,怎么着也得让剧情偏离一下。咳咳,爷来过,爷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