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弼不死。</P>
大明不灭。</P>
可惜木已成舟,已成定局。</P>
朱由校急需提拔贤良,帮他出谋划策,稳住朝廷局势。</P>
目视内阁官吏李国普,李标,锁定二人。</P>
前者为人正直,老成谋国,后者顾大局,明辨是非曲直,不与阉党,东林党同流合污。</P>
李国普,李标察觉陛下目光转向自己,心中没由来的不安。</P>
却听朱由校道:“李国普老成持重,刚正不阿,即日起任文渊阁大学士,代任内阁首辅,李标敦大礼,顾大局,敢于直言谏君,代任次辅。”</P>
李国普,李标颇为吃惊,怎么稀里糊涂成为首辅和次辅了。</P>
迅速行礼谢恩,悬着的心情放松落地。</P>
朱由校端起茶杯轻吮,询问说:“现在讨论讨论何人去陕西平叛,何人去陕西赈灾?”</P>
天启七年起。</P>
陕西之事无小事。</P>
处理好陕西灾情,起义,朝廷压力减半。</P>
百官不清楚陕西未来数载的灾情。</P>
朱由校对陕西的灾情如数家珍。</P>
崇祯元年,全陕天赤如血。</P>
五年大饥,六年大水,全陕旱蝗,耀州、澄城一带,百姓死亡过半。</P>
七年秋蝗、大饥,八年西乡旱,略阳水涝,民舍全没。</P>
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无。</P>
十一年夏飞蝗蔽天。</P>
十三年,十四年大旱。</P>
陕西灾情稍微缓解,却飞速向外蔓延。</P>
十三年起,河南,山西,山东,江苏、安徽,北直隶,旱情,水患,疫情,你当唱罢我登场,直至大明亡国。</P>
外有战事,内有天灾,</P>
文景二帝来了都哭死。</P>
文宗玄宗马上提桶跑路。</P>
何况秦军耐苦战。</P>
陕地古来军事气息浓厚,青壮年好勇斗狠,是历代良好的兵源。</P>
秦时,吞八荒,并六合。</P>
汉朝,六郡良家子选给羽林、期门,以材力为官,名将多出焉。</P>
隋时,选身强力壮,骁勇善战关中子弟,称为骁果军。</P>
唐朝,西北良家子战突厥,吐谷浑,薛延陀。</P>
宋时,西军保家卫国,危难之际,韩世忠横空出世。</P>
时至大明,九边以延绥兵为强,敢勇善战,虏所素惮。</P>
未来孙传庭平息叛乱,以秦兵卫秦地,以秦地养秦兵。</P>
秦军骁勇善战,领最少得饷,打最多的仗。</P>
陕甘之兵,用得好是无敌之师,用不好是王朝掘墓人。</P>
东江淮,西陕甘。</P>
自古精兵强将辈出。</P>
所以,王二起义,不单是平叛,还需处理好灾年之事。</P>
处理不好灾情,杀掉王二,还有张献忠,李自成,高迎翔,陕西大起义照样发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