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强国任重道远,李善长准备退隐(1 / 2)

“只可惜后来中医诸多配方流失,甚至有些人,根本就不允许这些配方出现。”</P>

“毕竟这一些配方,可是挡了某些人的财路。”</P>

“正所谓,挡人财路,如杀人父母。”</P>

“最终,中医逐渐开始没落。”</P>

“学习中医不仅花费的时间更长,而且很少有人会去看中医,这也导致了中医没落。”</P>

“中医也赚不到什么钱,最终都选择了西医。”</P>

“本宫绝对不会让这样的事情,重现人间。”</P>

“中医和西医必须要共同进步,才能够让整个医学界更快发展,发扬光大。”</P>

“绝对不能够让一家独大,如此一来,就会让天下所有百姓的钱财,都流入西医。”</P>

“而西医,就会开始耍手段。”</P>

“明明一副药就能够让你药到病除,非要让你服用几个月才能好。”</P>

“这边是西医,经常会耍的手段。”</P>

“随随便便一个伤风感冒,如若你前往医院,恐怕没个几百一千,还真下不来。”</P>

“甚至,有些地方还会吃保险之中的钱。”</P>

“本宫要让天下百姓真真正正吃得起饭,看得起病,医得起病。”</P>

“让他们老有所依,安安心心的来到这个世上,快快乐乐的走完人生的旅途。”</P>

“天下人都说,厄运总挑苦难人。”</P>

“本宫一定要让整个天下进入大同社会。”</P>

“天下大同,一定会实现的。”</P>

朱标眼眸之中闪过坚定之色,抬起头看向蔚蓝的天空,沉声道。</P>

“还真是有些多愁善感了,也许正是因为以前本宫自己就是如此,厄运总挑苦难人。”</P>

“所以本宫也对他们有些,感同身受吧!”</P>

“本宫既然即将成为这天下之主,那么,就应该对得起自己治下的百姓,让这些百姓能够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生活在大明王朝。”</P>

“毕竟,大明王朝乃是古代的封建王朝,和后世自然是没办法比较。”</P>

“现在大明王朝的这些百姓,都是十分单纯,十分可爱的,因为他们刚刚经历了元朝末期。”</P>

“元朝末期,诸侯并起,天下纷乱。”</P>

“百姓可以说是食不果腹,想要活下去,都未必有这一个能力。”</P>

“而现在的百姓,吃有食,穿有衣,住有房,兜有余钱。”</P>

“只要他们勤奋的工作,就能够拥有一切。”</P>

“并且皇家学院内考核都是十分公平公正,只要他们能够生的出孩子,让孩子进入皇家学院。”</P>

“他们就能够翻身做主人,大明王朝欢迎所有有志之士,有能力之人,前来为官。”</P>

“大明王朝会量才录用,而不会因为你是高官之子,就能够走捷径。”</P>

“现在大明王朝急缺人才,确实也会量才录用。”</P>

“毕竟现在大明王朝还很缺人,缺的不是人口,缺的是有才学之人。”</P>

“就是因为元朝末年让百姓食不果腹吃,尸横遍野,到处都在逃荒,所以天下百姓根本就没有多余的时间前去学习,也导致这一个时代人才参差不齐。”</P>

“如今大明王朝也是如此,没有人才根本就很难成事,所以现在刚刚是开国初期,也许会有一些人被量才录用。”</P>

“可之后,所有的人,都需要通过皇家学院考核才行。”</P>

朱标眉头紧锁,他现在急缺人才,所以才会将有一些人量才录用,毕竟自己能够看得见他们到底拥有怎样的才学,他们拥有怎样的资质。</P>

所以现在朱标看见一些人才,直接就会将他们收入麾下。</P>

正是因为现在大明王朝无人可用,原先的一些文武百官毕竟都是大明王朝的一些功臣,他们也都上了年纪,随时都可能会被替换。</P>

所以说现在朱标身边最缺的,就是人才。</P>

皇家学院虽说开办了,但是,想要真正将皇家学院里面的学子培养成才,还是需要不少时间。</P>

就是因为这一个原因,导致现在朱标身边无人可用的局面。</P>

朱标只能够自己去发现一些人才,觉得有用,直接录用。</P>

“开国初期,就和刚开始创业的企业一样。”</P>

“企业初期刚刚开业,需要无数人才,才能够让企业正常运营。”</P>

“现在大明王朝的这些个文武百官,老的老,死的死。”</P>

“也都换一批新鲜血液,有人才的人,自然是会被量才录用。”</P>

“可等到企业稳定了,那么,招人的要求,自然也就变多了。”</P>

“不会随随便便就找一个人进来,这让本宫也很尴尬。”</P>

“明明掌控了偌大的大明王朝,却发现自己身边无人可用,这才是最尴尬的事情。”</P>

“大明王朝如此庞大的土地,需要无数官员官吏管束,可这一些人一批换一批,需要的人才数量,简直太多了。”</P>

“虽然已经将上一次进入国子监科考的所有学子,都已经用上了,可依旧远远不够。”</P>

“真是烦人。”</P>

朱标苦笑着摇了摇头,之前他已经将那一万多个学子全部都用上了,几乎没有一人落下,可最终还是远远不够,这一些学子,依旧不够他们偌大的大明王朝使用。</P>

大明王朝不仅仅要官吏,还要各地的厂内管理人员,根本就不够分。</P>

朱标也想过,提前再次举行科考。</P>

可最终这个想法,还是被朱标直接否决了,毕竟这一些人能够考进国子监,在皇城之内参加考核,就说明他们已经是整个大明王朝所有府县,最有才华之人。</P>

如若再一次考核,选拔出来的人,恐怕会更差一些,这些人当官吏,能力,可能还不太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