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的局面,又开始了啊!”</P>
“咱也希望你们这一些人能够学聪明一点,不要让咱难做。”</P>
“咱也不想杀你们,但如果你们全都跳出来反对,咱觉得咱做的这一切全都是错的,那么你们这一群人就必须得死。”</P>
“咱是皇帝,是九五至尊,是真龙天子。”</P>
“咱说的一切,不管是什么,都是对的。”</P>
朱元璋眉头紧锁,抬头望向蔚蓝的天空,双拳紧握。</P>
他也知道到时候肯定会是一场腥风血雨,自己还不知道要杀多少,人才能够让这道圣旨通传天下。</P>
不过他知道任何阻挡他的人必须得死,他必须要将这一条策略贯彻下去。</P>
他信不过文臣武将,但是,他信得过自己的儿子。</P>
他知道这一条路不好走,但是他原本就是披荆斩棘,踏过尸山血海成长起来的皇帝。</P>
对于这一条路,他丝毫不畏惧,他只是内心想到不要有那么多人反对就好,毕竟这一些反对的人他都会将其全部斩杀,一个,不留。</P>
......</P>
洪武七年(1372年)五月二十七日。</P>
“什么?”</P>
“太子殿下传召,让璟儿来皇城?”</P>
“这件事情,我怎么不知道?”</P>
“太子殿下的速度,还真是快啊?”</P>
刘伯温心头一紧,内心满是疑惑,看着面前的刘琏,询问道。</P>
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朱标竟然让自己二儿子来到皇城,还要让其进入国子监当学子,这让他感觉到有些疑惑。</P>
这未免,也太快了一些?</P>
自己原本想要再过个几年,可能自己儿子终究会被朱标或者是朱元璋招入京城为官。</P>
没想到,这一天,来的这么快?</P>
才多久的时间,自己儿子都已经在来的路上了,他却一点也不知道。</P>
“父亲,这件事情,早在几天前太子殿下就已经传令了。”</P>
“恐怕二弟现在已经快要进入皇城了,毕竟来回的时间,不会太久。”</P>
“二弟就算脚程再慢,今日,也该进入皇城了。”</P>
“父亲当时您不是说,您不方便让二弟自己凭本事考入皇城,入朝为官吗?”</P>
“您当时说要让陛下和太子殿下征召二弟,进入皇城路,朝为官。”</P>
“现在二弟他不是已经被太子殿下看中了吗?”</P>
“为啥,您还如此吃惊?”</P>
“二弟入朝为官,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P>
刘琏看着刘伯温满脸疑惑,当时他可是记得,自己父亲和自己说的,要让朱标和朱元璋亲自征召自己二弟前来入朝为官。</P>
现在太子朱标已经传令,让自己二弟入朝进入国子监当学子,那么,很快就能够入朝为官。</P>
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为什么他父亲内心反而有一些吃惊起来了?</P>
难道自己父亲,不是早就已经算到了这一切吗?</P>
“琏儿,虽然为父早就已经将这一切全都看透。”</P>
“但是,为父也没想到,太子殿下竟然会如此快速将璟儿召入皇城。”</P>
“而且太子殿下如此之快将璟儿召入皇城,那唯有一种可能。”</P>
“那就是太子殿下,已经发现为父内心的想法。”</P>
“太子殿下还真是君威难测,聪明绝顶啊!”</P>
刘伯温面色一白,随后低下头摇了摇头,没想到朱标已经猜透了自己内心的想法,这让他感觉到十分震撼。</P>
问题就是如此之快,一般人来说根本就不会想到他会将儿子藏匿起来。</P>
毕竟哪一个官员不想要自己儿子也身居高位呢,可偏偏刘伯温就不是这样的人,他就是要将自己儿子雪藏起来。</P>
他不想要让自己将自己儿子推荐上去,也不想让自己儿子依靠自己的真实本领登上高位。</P>
因为那时候很可能别人会觉得他徇私舞弊,到时候,争端自然是永远不会断绝。</P>
他内心最不想要的就是在朝堂之上和其他人引起争斗,但是别人就是不依不饶,一天到晚就知道弹劾自己,那自己也没办法,只能够被动还击。</P>
如若自己儿子现在也进入了朝堂,那么弹劾自己的理由又更多了一分,他内心确实是十分无奈。</P>
所以他才会想到,要朱元璋和朱标二人自己发现,自己儿子是一个人才,然后将其征召皇城,入朝为官。</P>
等到那时候,没有人胆敢反对,也没有人胆敢去弹劾自己儿子,最多将目标,依旧还是放在自己的身上。</P>
如果弹劾了自己儿子,那他们就是在彻彻底底打朱元璋和朱标的脸。</P>
弹劾自己儿子,到时候岂不是在说,朱标和朱元璋,实人不明吗?</P>
“太子殿下看穿了父亲的想法?”</P>
“父亲,从何处看出?”</P>
“为何不是太子殿下自己想要看看,二弟是否有真才实学呢?”</P>
“毕竟虎父无犬子,父亲才学出众,太子殿下也许想要看看二爹是否真正能够为朝廷所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