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奏疏,又是奏疏(2 / 2)

神都锦绣 钟山布衣 2597 字 9个月前

如今在三大重臣都有态度的情况下,李治还相询问,那说明,他一定是有其它想法的。只是,他们谁都不想得罪褚遂良,尤其还是为了一个完全不相干的什么“波斯”。

于志宁首先道“臣以为,‘波斯’最多为我朝友邦,适当帮助并无不可,陛下可赐予‘波斯’王子官职,令其以我大唐官员的身份回国抗击敌寇,想来以我大唐之威,定可助其一臂之力。”

“臣附议。”张行成最简单,直接以赞同于志宁的方式,表明自己的态度。

李治听懂了,他们两个人的意思其实就是给点惠而不费的口头帮助。

最后一个开口的高冯,说:“诸公所言俱是老成谋国之道,臣别无他议。”

就在李治略感失望的时候,高冯突然又说:“老臣非常好奇的是,波斯王子怎会认为区区百人足矣?”

这个问题,是李治最想知道答案的,于是他顺着高冯的话问:“不知哪位卿家可以为朕来解惑?”

无人开口。

李治或许也觉得这个问题实在有点为难这些老臣,只得叹道:“众卿家先退吧,此事日后再议。”

“臣告退。”众大臣一起行礼告退。

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李治心里还是很无奈的,在殿中坐了一会儿后,感觉烦闷,便起身向外走去,他打算走一走,散散心。

“两仪殿”外,除了负责宿卫的禁兵,别无他人,李治负手站立于大殿门口,极目远望,无人可知他在想些什么!

一阵风过,带来些许寒意。

“陛下,外面风大,还是进殿里歇息好。”王伏胜唯恐李治被寒风侵袭,赶紧建言道。

李治微微点下头,刚准备转身之际,殿前空地来了一队执戈巡逻的禁兵,这在宫里是寻常时,本不足以为奇,然而李治忽然发现,这一队禁兵有些特别,几乎每个脖子上都好像围着一圈“布”。

李治大为好奇,当下说:“王伏胜,去把那队禁兵的队正叫过来。”说完,先反身进入殿中。

这种小事,自然轮不到王伏胜亲自去,他跟随李治进殿服侍,另有一名小宦官前去办事。

很快,小宦官领着一名披甲军官走进殿内。

军官一见李治,立刻行大礼道:“某将‘左骁卫’队正程务忠拜见陛下。”

“起来吧”等程务忠站起来,李治问:“汝脖子上为何物?”

“回陛下话,此物名‘围脖’。”

李治道:“哦,呈上来给朕瞧瞧。”

程务忠问言马上将围脖取下来,交给走过来的王伏胜,再由他转呈李治。

接过来看了一眼,李治就明白了,随口问道:“保暖效果如何?”

程务忠答道:“可减低寒风侵袭,作用明显。”

李治点点头,又将围脖递给王伏胜,示意他还回去。

“汝名程务忠,那程务挺是你什么人啊?”李治随意地问一下。

“那是家兄。”

“哦,原来是‘东平郡公’之子,将门之后啊。”

李治随即又问:“既然是将门之后,那朕来考考汝。”

“请陛下出题。”

李治稍加思索,问:“给汝一百精兵,汝能干些何事?”

程务忠道:“可干之事很多,需由陛下指明。”

李治道:“攻城略地如何?”

程务忠如实道:“兵力太少,不足以完成。”

李治又道:“冲锋陷阵又如何?”

程务忠答:“可以,只是如此精兵,用于此,浪费了。”

“哦,那汝说说看,怎样使用合适?”李治有些好奇心起。

“若是在正面战场,一百精锐起不了太大作用,最合适的用途就是找寻敌人主帅、或者粮草辎重所在,实施‘斩首’,突袭,伏击等;如果是敌后战场,那能干的就更多了,除去上述所说以外,还可以探查敌人动态,传播虚假消息,动摇敌人军心等。”程务忠很是认真地说。

李治见他说得头头是道,不觉很是满意,信口再问道:“如果是一百人去其他国家呢?该当如何?”

这一问,令程务忠彻底明白了皇帝的意思,他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陛下说的可是‘军官援助团’?”

李治闻言脸色一变,问:“汝是如何得知此事?”

程务忠不明白皇帝意思,直言不讳地道:“此事最先由‘左武卫’戍边校尉谢岩提出,并交由‘左右骁卫’一众军士讨论,而且据某将所知,谢校尉曾有上书陛下详述,此事知者甚众,不足为奇。”

“什么?”李治“腾”地从龙椅上站起来,看着程务忠,问:“汝是说,有人曾经就‘军官援助团’一事上过奏疏?”

程务忠感觉到气氛不对,连忙跪下道:“某将不敢欺瞒陛下,此事千真万确,骁卫之中,所知者不下二十人,陛下一问便知。”

“奏疏,又是奏疏!”李治十分恼火,在龙椅前来回踱了几步,还是冷静下来,坐回龙椅,而后道:“程务忠,你起来回话。”

“谢陛下!”

李治道:“汝将此事详细与朕说来。”

程务忠不敢怠慢,立即将自己知道的事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