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报告书(2 / 2)

历史上的奥匈帝国愣是无视了这些宝贵的资源,在其上面种上了果树和庄稼,如果不是石油喷出来污染太严重,估计他们还想在里面养鱼。</P>

弗兰茨不会假装看不到这些,所以他在加利西亚买下了大片的土地。不过加利西亚的资源这么好,为什么不直接把工厂全转移过去?</P>

这主要是出于安全角度考虑,加利西亚除了要面对明面上的普鲁士和俄国,还要时刻小心匈牙利从背后插上一刀,更不要说三天两头就来搞事的波兰人了。</P>

如果按照历史上的做法无非是两种,一种全产业向当地集中然后大力发展,但是奥地利帝国的那些穷乡僻壤怎么办?国家安全怎么解决?</P>

另一种则是抽离式发展,尽可能地消耗其资源,然后将其用作农业区和与大国的缓冲带。</P>

历史上奥匈帝国选择了后一种,不过那是由于诸多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果是经济迎来了黄金发展期。</P>

从 1870年到 1913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每年大约增长 1.76%。与英国(1%)、法国(1.06%)和德国(1.51%)等其他欧洲国家相比增幅相当快。</P>

如果仅计算开战前的二十年(平均每年2.8%),那更是用一骑绝尘来形容也不为过。</P>

然后第一次世界大战把国家打没了,加利西亚作为主要战场之一更是几乎被打成了一片白地。</P>

如果改选第一种,那么奥地利这个主体民族严重不足的帝国,如何解决内部问题?</P>

无论是享有特权的匈牙利人,还是捷克人和意大利人,他们都对这个国家虎视眈眈,所有人都想从奥地利身上撕下一块肉来,用更大的特权为自己谋取更多的利益。</P>

如果将产业转移到加利西亚,无非是让波西米亚的悲剧重演而已。非但得不到感激,反而会制造一个新的利益集团,然后继续无休止地循环而已。</P>

这两种结果都并非是弗兰茨想要的,他宁可发展慢一些,也不想让那可笑的轮回继续。</P>

巴尔干地区的崇山峻岭确实不利于发展,但那些天险同时也将敌人拦在了外面。</P>

只要能解决认同问题,是很容易得到当地人的忠诚的。到那个时候这些地方就会成为奥地利帝国的坚实后盾。</P>

同时帝国的全面发展也不容易让捷克人和意大利人飘起来,不过还要解决两个问题。</P>

一,维也纳必须成为全奥地利帝国的心脏,一个国家必须有一个主心骨。</P>

二,匈牙利的特权必须被取消,因为一个坏偶像可以影响很多人。</P>

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一个相对平等的环境,虽然比起让人民沉浸于胜利和美酒中,弗兰茨更希望没有战争。</P>

但是有一些沉疴旧病并不是能用钱和语言来解决的,必须要剜肉刮骨才能去腐生肌。</P>

在绝对的利益面前,任何道理都会显得空洞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