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们那个厂子主任有不少,也不算什么高职位。”文伟谦虚地回答。</P>
姜家二嫂又问:“那就不是什么稀罕的官了?那你为啥还把闺女儿嫁那么远?”</P>
姜母斜了眼姜家二嫂,“你懂什么就乱说,你们文叔这是谦虚,真要是没有实权,你文叔也不会次次走亲回来都带那么多好东西。”</P>
一提到好东西,就让姜家二嫂想到之前吃过的肉肠。</P>
她赶忙问:“文叔,你这次还带肉肠回来吗?那肉肠的味道可是真的好,我就从来没吃过那么好吃的东西。”</P>
不等文伟说话,姜母就轻斥,“现在是夏天,哪里会有那个东西,竟想着吃的东西。”</P>
文伟微微笑了笑,说:“现在天太热,肉肠是放不住,等冬天我再去看我闺女儿的时候,就多带些回来,到时候让大家都尝尝味道。”</P>
姜家二哥说:“文叔,你别管我婆娘说的,不用带,去年我娘也研究出来了,等到天冷的时候自家就可以做了。”</P>
文伟惊讶道:“嫂子这么厉害啊,都研究懂了,我婆娘研究了好久都没搞懂。”</P>
姜母笑呵呵地说:“也是琴琴那孩子提醒的我,要不然我也不知道外皮是用猪小肠做的,毕竟那东西挺脏,味道不好去除。”</P>
文伟问:“是姜悌家的闺女儿吗?”</P>
姜母笑着点头。</P>
文伟说:“那小姑娘是很聪明,不过我看小鱼儿比她也不差什么。”</P>
姜家大哥毫不谦虚地说:“我小妹确实比琴琴聪明。”</P>
姜家大嫂附和。</P>
姜家二哥也附和。</P>
姜家二嫂撇嘴。</P>
姜母道:“姜鱼儿的那点脑子可跟琴琴比不了,琴琴自打上学起就是咱们村里成绩最好的孩子,我常听刘会计夸赞她聪明,”</P>
“说她的那个记账方法不知道为村里省了多少事,还有前两年泥沙的事件,要不是她提前几个小时看出端倪,我们还不知道要损失多少粮食呢。”</P>
“小鱼儿也不差,我记得上学成绩不也是紧跟在琴琴身后?俩孩子都不错。”文伟说完打量了眼院子里,问:“说到小鱼儿,我怎么没看到她?”</P>
姜家大嫂说:“鱼儿在屋里呢,文叔找鱼儿是有什么事吗?”</P>
文伟说:“是这样,上次我回来的时候,我闺女儿不是给小鱼儿写了一封信吗?我问问她要不要回信,要是有的话,我就捎过去,省得寄信还要花钱。”</P>
“那俺去问问小鱼儿。”姜家大嫂说着从凳子上站起身去西屋,她还没走到地方,姜鱼儿端了盆水从西屋出来。</P>
姜家大嫂伸手去接姜鱼儿手中的水盆,“鱼儿,你把盆子给嫂子,嫂子帮你端,文叔问你有没有信回给小娥。”</P>
“小娥?”姜鱼儿疑惑地看了眼姜家大嫂,然后又把视线转向院子里的陌生男人。</P>
“是这样,上次小娥不是给你写信让叔捎回来了吗?叔也不知道你有没有回过信,不过要是没回的话,我明天过去就顺便帮你捎过去,”</P>
“小娥之前在家的时候,也就能跟你说说话,其实她心意一直都把你当成妹妹的,小鱼儿,你要是有什么需 求,要是叔能做到的,叔都愿意,你在叔心里就跟小娥一样。”</P>
文伟说着隐晦地打量着姜鱼儿。</P>
姜鱼儿把手中的盆子递给姜家大嫂仔细回忆了下。</P>
脑中始终没有关于什么信的事情。</P>
而且关于小娥的记忆也不多。</P>
记忆中小娥是一个沉默寡言的姑娘。</P>
两人虽说能说上话,但关系也就一般。</P>
要不是这个人提起,她都没记起来有这么个人。</P>
“我没有信要回,不过我怎么不记得小娥给我写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