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718章义子风波(2 / 2)

他孙可望可是八大王四大义子之首,,论武艺论统兵,论智慧,,自己哪一点都不输李定国,,</P>

没想到这小子提前投降快了自己一步!</P>

"李定国,,你小子凭什么踩在我头上!"孙可望恨恨的心想,,</P>

这让孙可望非常不满,嫉妒的种子一旦种下,,就开始在体内疯长再也遏制不住!</P>

由于历史强大的惯性,,两兄弟的关系在张献忠提前死后还是迎来了裂痕!</P>

历史上,,南明形势的急转直下就与孙可望与李定国的火并有着莫大的关系,,</P>

两人最初的交恶发生在贯彻张献忠的遗嘱上,,</P>

虽然张献忠临死前提出众人归明抗清,,</P>

可是张献忠嗝屁后,,孙可望却有着不同的看法。</P>

在他看来,和南明小朝廷合作没什么前途,不如两不相帮,然后大西军割据西南,,自己作为四大义子之首,,可以做一个逍遥的大西国主。</P>

面对孙可望的意见,大西军内部的高级将领内心都不怎么认可,,毕竟那时候跟满清鞑子的矛盾已经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P>

众人都清楚,如果任由清军消灭掉南明的话,清军调转枪口肯定要对付大西军了,,,</P>

可孙可望还是坚持己见,,由于孙可望的身份,,众人都无奈准备听从孙可望的意见,,,</P>

没想到,,这时候李定国跳了出来!直接激动的说,一定要贯彻义父临终的遗嘱,,,,</P>

如果不采用联合明军抗击清朝的战略,自己就自刎而死。话刚刚说完,没想到李定国还真的拔剑要自刎。</P>

幸好,其他将领抢先一步,救下了李定国。就这,,李定国也被自己的利刃割伤,,,,</P>

李定国的做法,,无疑是把孙可望架在火上烤,,</P>

如果他再不同意,,那无疑是不重视兄弟情义,,</P>

孙可望面对李定国等将领的劝谏,终于无奈,定下了联明抗清的战略。</P>

可是,,,二人的梁子也就此结下,,</P>

后来,,孙可望率军归明,南明小朝廷大为激动!给予孙可望重赏!</P>

由于孙可望兵强马壮,,在与南明联合后,指挥大西军与明军对鞑子作战,挽救了摇摇欲坠的南明政权,并且取得了不少胜利,收复了湖南、广西的大部分地区,</P>

这时候,也就只有两蹶名王得李定国名头与他有稍微抗衡之力,,</P>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孙可望看透了南明小朝廷的虚弱,他不仅让朝廷封他为秦王,,</P>

还把南明永历帝接到了安龙,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当起了曹操,,</P>

永历帝作为南明皇帝被孙可望整的死死的,度日如年,,</P>

因此向忠心为国的李定国发去血书求救,,希望脱离孙可望的虐待掌控。</P>

李定国知道皇帝这么悲惨的境遇,于是趁孙可望不在,大着胆子将永历帝接到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安置!</P>

孙可望得知李定国率军前去迎接永历帝,立即派大将白文选前往安龙,让他把永历帝君臣迁入贵阳。</P>

可是,白文选对孙可望虐待永历帝的做法不太满意,他一直默默拒绝,最终选择与李定国合作。</P>

1656年,李定国护着永历帝进入昆明。</P>

就这样两人彻底交恶,,,以至于后来兵戎相见,,孙可望失败后,投降清朝,成为仇人的两兄弟再没有相见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