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风起时【1/2】(1 / 2)

不得不说摸着石头过河就是好,难怪兔子最喜欢玩这招。

当牧野在悄然之间再度出手后,网上开始出现了各种各样有关《调音师》的解读。

并且好像每一种都说的颇有道理,不少网友甚至分成各个派别在各大论坛里争论着。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也就是看起来热闹罢了,很多争吵都是牧野的水军在自导自演,分饰多角。

可能盖了一百多层楼,也就有那么几个人才是真正的路人。

不过随着一大笔宣传费撒出去之后,这种情况很快便发生了变化。最先看过电影的观众,也忍不住开始在网上显摆起来。

而随着网上解读的热度逐渐起来,杨光便开始联系线下的媒体进行转播。

就这样在当牧野影视诸般努力之下,《调音师》终于不再只是媒体宣传中的大片。

因为它的话题性与热度,已经几乎快要与《十面埋伏》差不多了。

不少观众开始冲着《调音师》的名头,选择踏进了阔别已久的电影院。

其实这也是中影总是推动国产大片拍摄的最根本原因所在。

老百姓口袋里不是没有闲钱,只是因为大部分国产电影都无法激起他们的观影欲望,没有让他们产生物有所值的感觉。

这才导致前几年华夏电影票房榜上,排名前十的几乎都是好莱坞大片。

因此虽然《英雄》被无数专家诟病,但是不可否认是,它的确为国产大片闯出一条路来。

从那之后,国产电影才慢慢起来了。

……

正所谓“时来天地皆助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在牧野诸多举措并用之下,终于形成了属于《调音师》的大势。

随着第二周的开始,《调音师》的票房开始爆发。本来冷清的四月档,也开始变得热闹起来。

当《调音师》的票房终于突破五千万的时候,官媒也终于下场了。

从央视的电影报道,到地方上的新闻,几乎都在关注《调音师》的相关新闻。张牧这个导演,自然也被反复提及。

不过在官方的说法里,这部《调音师》就是张牧的导演处女作,对于《笔仙》则丝毫不提及。

对此张牧还能怎么办呢,只能顺着他们说了。

毕竟他可没有老谋子那个牌位,能有官媒的免费报道,他就已经很满足了。

在上了几个访谈之后,张牧也渐渐被媒体称为青年导演的领袖,新生代电影人的榜样。

反正锦上添花不费力气,他们敢说,张牧也就照单全收了。

随着时间流逝,在上映了三周之后,《调音师》的票房终于来到了7000万。

不过虽然电影的口碑依然坚挺,但是《调音师》的盗版碟片也开始泛滥起来,还特么是高清版的,这严重的影响了电影票房。

不少被宣传吸引的观众,开始渐渐选择买张盗版碟片回去看,而不是去电影院观影。

当察觉到这一点之后,张牧与杨光虽然十分愤懑,但也只能无奈的停下了后续的宣发。

毕竟现在宣传的再好,也只是在为盗版商打工罢了。

张牧也总算理解了为什么那几位大导提及盗版商,就恨的咬牙切齿的原因了。

实在是这玩意儿不仅恶心人,还在恶心完你之后捅你一刀。

可惜国情如此,无论张牧如何气愤,他也知道这个顽疾短时间内是不可能解决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