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常公公斟酌再三,还是给了惠帝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
“启禀皇上,请皇上恕奴才愚钝,奴才实在不知瑞王殿下要做什么,奴才只知道,皇上圣明,所以,这件事皇上心中自有决断,奴才不敢乱给皇上出主意,深恐惹皇上生气。”
常公公猜测,惠帝这么问,其实并非是真的想要从他这里得到什么答案。
真正的答案,就在惠帝自己心里,也许只是不愿说出来。
事实证明,常公公确实足够了解惠帝。
惠帝听了他的话,就哼声道:“你个老东西,在朕面前还耍心眼,问你个话推三阻四,顾左右而言他,你倒是精乖,坏话一句不肯说!”
这话听上去好像是训斥,但是,这略显亲昵的口气,和平滑无褶皱的眉宇,都说明了惠帝并没有真的生气。
确实,惠帝再怎么着,也不会真的去问一个奴才的建议,他这么问,不过是因为自己心里也不那么确定,所以,想要多寻一份认可,好让自己的决定更坚决一些罢了。
但是,若常公公真的给了惠帝肯定的回答,不管这个回答是否贴近惠帝的心意,惠帝都不会高兴。
若是常公公的回答贴合他的心意,他会觉得常公公在揣摩自己的心境方面非常厉害,无人能及,会有一种被窥伺的感觉。
寻常人被人窥探了内心尚且会不快呢,何况他这个九五至尊?
可若是常公公给的回答,与他的心意背道而驰的话,他只会更加生气,觉得常公公身为自己的贴身内监,都不了解自己,又怎么会伺候得好自己呢?
综上所述,常公公的回答无论是对还是错,结果都是错的。
常公公大概也非常明白这一点,所以,他讨了个巧,既不回答惠帝的提问,又隐晦地奉承一下惠帝,反倒让惠帝内心舒爽,甚为满意。
都说宫里的奴才,大都是人精,这句话,还真是一点儿都没说错!
又过了一会儿,惠帝吩咐常公公说:“去将太子叫来。”
“是,皇上。”常公公闻言,忙躬身应道。
……
很快,太子便到了。
“儿臣见过父皇。”太子恭恭敬敬地朝惠帝行了一礼,神容端肃,落落大方。
惠帝一见太子这份仪容气度,就觉得大皇子所告之事不太可能,但是,他还是打算问问太子。
“起来吧,父皇叫你来,是有件事想跟你说。”
“儿臣恭请父皇示下。”
“方才,大皇子派人送来一名刺客,他府上的人审了一下,说这刺客,是你派去的,还有,外面传的那些流言,也是你派人散布的,所以,父皇特叫你前来问问。”
惠帝说要问一问太子,而不是说,这件事你认不认,怎么看,这其实已经隐晦地表达了他的态度。
说实话,惠帝自己并不算相信这件事。
太子的为人,惠帝还是了解的。
若这件事反过来,是太子派人来告大皇子的状,惠帝反而要多信一些。
大皇子性子张扬,吃不得一点儿亏,所以在知道对方陷害自己的时候,绝对不会忍下这口气。
这样,再派人去散播有关太子的谣言,搞坏太子的名声,还说得过去。
可太子并不像是这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