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武攸嗣封兵不血刃大将军(1 / 2)

那是我平生第二次临朝,这一次却有着迥然不同的心情和目的,我意识到,我与母亲这场深刻持久的情感纷争,已经加入了旁的因素,政治就这样猝不及防地落入我的视野。</P>

太平公主恭请圣母皇太后,光荣登基称帝,以应神明恩泽,万民祈愿。</P>

天授六年,母亲登基,改国号周,唐王朝平静的覆灭,伴随着它的,只有从母亲身后,腾空而起的一群鸽子,那是唯一一次来自李家遥远的声音。</P>

当媚娘登上庆典台的时候,对着成千上万的人说,你们要听话。</P>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P>

在庆典的游船上,鹦鹉讲着话,则天大帝,终成大器,则天大帝,终成大器。</P>

众人哈哈大笑,武三思说道,则天大帝,终成大器。</P>

哈哈哈,对。</P>

对。</P>

对。</P>

来,终成大器,终成大器,大家举杯,干了。</P>

随后鹦鹉又讲了,李家兄弟,毫无底气,李家兄弟,毫无底气……</P>

哈哈哈哈。</P>

哈哈哈哈哈。</P>

太平很鄙视这些人,放下手中的杯子,脸上露出不悦的表情。</P>

媚娘板着脸说,你们笑什么?武承嗣。</P>

臣在。</P>

你笑什么?</P>

呃,这表明您登基是多么的顺应天意,就连鸟儿都大唱赞歌。</P>

鸟儿也会唱赞歌,你真的相信,你们都让我很失望,你们同每一代开国的人,犯着同样愚蠢的错误,张牙舞爪,居功自傲,唯一的区别是你们连功德都无从谈起,三思。</P>

臣在。</P>

你怎么看大周,是福是祸?</P>

皇上,能摄取前车之鉴,谨慎治国,则是福,盲目乐观,妄自尊大,则是祸。</P>

你怎么看李家?</P>

这……</P>

我告诉你们,没有李家,就没有我,没有我,就没有武家,你们不过是一群祖籍并州的乡野村夫,李家是你们的祖宗,是大周朝的开国元老,明白吗?</P>

是。</P>

是。</P>

武三思接着说,皇上,我有一折相奏。</P>

说吧。</P>

太平公主朝堂一举,震惊四野,可谓大智大愚,能以社稷利益为大利,忘却小恩小怨,不论是大唐,还是大周,都应以拥有这样的公主,而感到骄傲和自豪,皇上,我建议您赐武幸于太平,昭示大周上下对公主的敬意。</P>

准了,我当然要准,从今往后,赐皇姓于太平,我们武家,就正式多了一位美丽骄傲的公主,为太平干杯。</P>

为太平公主干杯,为大周美丽的公主干杯。</P>

太平起身道,谢皇上隆恩。</P>

谢皇上隆恩。</P>

武三思继续说,皇上,我还有一折相奏。</P>

说。</P>

请皇上将公主嫁给我,我武三思从见到公主的第一面起,就倾慕于公主惊世骇俗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公主还拥有同您一样惊世骇俗的勇气和智慧,能与公主喜结良缘,是世界上任何一个男人最大的幸运,太平,我曾经对你说过,没有人能够读懂你的言语,更不用奢谈你的心灵,可是我懂,我们郎才女貌,我能给予你女人的全部快乐和幸福,你不认为应该嫁给我?</P>

真是件好事,三思是我最器重的武家才子,人又长得相貌堂堂,你们成婚,定能成为天下一道人见人爱的美景。</P>

母亲,请允许我先一步离开。</P>

太平……</P>

你不认为武三思的求婚,值得考虑吗?</P>

真的吗?那我告诉你,我对这个人的看法,他除了效忠自己的姓氏以外,一无是处,他刚才的一番话,是大周成立以来,我听到的最坏的消息,告辞了。</P>

太极殿上,宣西行军大总管武攸嗣觐见。</P>

臣武攸嗣参见吾皇,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P>

媚娘看了看他,武攸嗣站起来,让我好好看看你。</P>

谢皇上的隆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