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临安府的变化(1 / 2)

三月中旬,临安府。</P>

通缉犯卫昭骑马走在临安一村,村中百姓傻傻的看着他,不知自己是不是在做梦。</P>

卫大人怎么来了?</P>

有新来村中不认识卫昭的人,却是好奇村民们的反应,就近找人打听起来。</P>

“老哥儿,你看那人面熟的很,就是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P>

“你瞎啊,卫大人都不认识了?”</P>

“卫大人?哪个卫大人?”</P>

“当然是知府卫大人!”</P>

“临安知府不是姓简吗?”</P>

“你怎么听不懂人话呢?卫昭,卫大人?”</P>

询问之人瞬间直起了身子。</P>

难怪觉得那青年面熟,却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P>

分明是上个月在临近州府见过他的通缉画像。</P>

只是在临安府,并未见过哪里张贴他的通缉令,这才忘了。</P>

这临安府,真的很奇怪。</P>

说着,他环顾四周,看着这一间间青砖白瓦的房舍,眼中尽是艳羡。</P>

他叫孙可喜,叙州人士。</P>

两年前去往壶州做生意,被当地商人排挤,抢了货物与本金,险些命丧壶州。</P>

得亏多年行商,练就了嘴皮子上的功夫,这才让人饶过自己一命。</P>

一路乞讨返回叙州,快到临安府时,被路上听来的消息震惊了。</P>

听说临安府送房送地,让乞丐与流民在临安府安家。</P>

他立即放弃回家,转而进入临安府。</P>

来到临安府,倒也不是冲着房和田来的。</P>

开什么玩笑,怎么会有地方送这两样东西?</P>

他是见一路有很多流民与乞丐赶往临安府,这才跟着来了。</P>

若是就这样灰溜溜的回去,定然要被同乡人嘲笑。</P>

有人的地方,便有生意可做。</P>

说不定就在临安府找到什么好买卖,翻身回本也不是没有可能。</P>

然而一进临安府地界,孙可喜便被眼中所见震惊。</P>

官道之上,居然有官府设下的施粥凉棚,好让这些人吃饱了再去临安府。</P>

喝了三大碗白粥,孙可喜忽然觉得,一份粥而已,也没什么了不起。</P>

只要官老爷愿意,粥还是施舍得起,更何况是临安府这繁华之地。</P>

入城之后,他再次被震惊。</P>

城门口有人专门询问流民与乞丐来临安府的目的。</P>

若是无处可去,亦或者冲着临安府的田产而来,有人会带着他们去该去的地方。</P>

若是走亲访友,亦或者只想来临安府看看,他们也不会赶人。</P>

孙可喜没有选择跟着衙门里的人走,他想亲眼看看临安府,到底有什么古怪。</P>

一连三日看下来,他彻底为临安府所折服。</P>

临安府送房送田自然不是真的。</P>

但也不能说是骗人的假话。</P>

府衙会将房屋与田产租给临安府的人,只要他们能靠自己的双手,在临安府谋得一份差事养活自己。</P>

临安府能养活自己的方式不要太多。</P>

开荒种地,打渔卸货,建设村落等等。</P>

但凡是个有手有脚的大活人,都不愁生计。</P>

外地无处落脚之人,可以租住官府提供的房舍,只需按月缴纳银钱。</P>

相比于每个月能得到的月钱,租住房屋的银钱根本不值一提。</P>

拥有这一切的前提,便是愿意在临安府好好卖力气生活。</P>

以及不得触犯临安府律令。</P>

在此期间若是触犯临安府的律令,轻者入狱,重者有可能被赶出临安府。</P>

临安府律令,而不是大雍律令。</P>

初听之时,孙可喜还觉得奇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