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天会年间。</P>
完颜晟等人对于皇太极提出的条件也是叹为观止。</P>
“他到底是怎么打算的?”几人不解,从这些条约之中,皇太极能够获得多少利益?还是他有什么大家现在还不知道的长远谋划?</P>
不过,论及张存仁和库尔禅等人的一些观点,他们还是感到了一丝趣味的。比如,那句“南人的武力值水平”……这不会是从他们大金这时候得到的结论吧?</P>
【事实上,皇太极本人对于议和这件事情,提出过很多次——虽然很难断定其中哪一部分是他在迷惑敌人,哪一部分是他确实打算议和。】</P>
【但总归而言,在这一次之前,明朝没怎么理会过他的议和邀请。】</P>
【而皇太极提出的这些要求也并不算非常奇怪,按照皇太极的判断,虽然清朝一直打算入主中原,但如今的清朝确实不能够真的灭亡明朝;同时,一直进行大规模作战的话,对于清朝这个体量的经济而言也是不小的负担。】</P>
【清朝需要发展军事力量,但是也不能完全不管经济;依靠战争确实可以抢掠到许多东西,但并不是每一次都能够获得足以满足战争成本、以及后续生活的战利品。就比如松锦之战,此战属于战略上的必须,但是清军从这一战中获得的经济方面的利益并没有十分充足。】</P>
【而一定程度上,对于皇太极而言,如果能够比较平和地,以互市等方法获得足够的生活物资,那么某种程度上就要比抢掠更好一些;如果能够让明朝无条件供给,那就要比互市更好。】</P>
【加上清朝内部此时存在的其他问题,对于清朝整体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P>
【因此,皇太极提出了这些议和条件。毕竟,如果清朝认为时机合适,随时都可以再撕毁和约嘛。】</P>
【但是吧,这一次和谈也最终没能成功。】</P>
【出问题的不是清朝,而是明朝方面。】</P>
【从前面明思宗不愿意让和谈之事走漏风声就可以看出来,明朝内部对于议和一事并没有达成一致,甚至,有不少大臣对于议和是持有强烈反对态度的——不管他们是否有什么替代方案,但是他们反对议和。】</P>
【皇太极的议和条件提出后,负责此事的兵部官员将密函发给了兵部尚书陈新甲,陈新甲将其放在了桌上。而他的家仆以为这又是一封写了军情的塘报,便交给塘官抄写数份,传给了各个有关部门。】</P>
【这下,议和的事情泄露了,还是有着不可辩驳的实证的泄露。群臣哗然,不少言官以及其他大臣就开始弹劾陈新甲,指责他有辱国体等等。明思宗对于议和被走漏非常恼火,但到底自己也支持了此事,便没有直接处置陈新甲,让他解释一二。】</P>
【但是陈新甲并没有领会到明思宗的意思,他自诩自己在议和一事上立有大功,这让明思宗大怒。】</P>
【七月二十九日,陈新甲被下狱;两个月后,也就是九月二十二日,他就被处死了。】</P>
【至于另一个参与到议和之事中的阁臣谢升,他在四月份的时候,就因为私下议论明思宗“自用聪明”,以及说明思宗决定议和是因为去奉先殿求了一次签,被人举报,随后被明思宗贬官为民。】</P>
明朝,洪武年间。</P>
朱元璋怎么也没有想到,最终议和失败是因为这样的原因——虽然他并不喜欢议和,但是如果真的决定议和了,居然就这么终止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