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女真与明朝(1 / 2)

【朱棣在设置羁縻卫时,最先设置的是建州卫。而担任建州卫指挥使的是胡里改的首领阿哈出。】</P>

【随后,建州卫指挥使又增加了一个人,就是受到阿哈出推荐的斡朵怜的首领,猛哥帖木儿。而在永乐十年到十四年,建州卫组织架构进行了一次调整,猛哥帖木儿分出,担任新建的建州左卫指挥使。】</P>

【随后,又从建州左卫中分出一部分,建成了建州右卫。】</P>

【除了建州三卫外,建州女真还有一个毛怜卫。】</P>

【这种羁縻卫制度,算是明朝对于边缘地带的控制方式。而理论上,作为羁縻卫,其首领受明朝廷册委,领奉诰印、受冠带袭衣;晋升官爵、更换书,迁徙住牧地区,都须呈报明朝廷批准;其军队听从明廷征调;各级首领每年都至京师朝贡。】</P>

【对于当时的明朝而言,这种制度算是一个性价比较高的选择。】</P>

【而对于建州女真而言,接受明朝的册封和调用也是必然之举。因为,他们生活的环境也并不安全,周边的危险包括朝鲜、其他女真部族、乃至草原部族。】</P>

【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情况也就产生了变化。】</P>

【一方面,是女真本身。】</P>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建州三卫为核心,建州女真也在不断发展。明朝与女真各个卫所有着大量的贸易往来,而贸易的兴盛也让建州女真日渐富庶,人口不断增多;</P>

同时,建州女真也逐渐形成了新的联盟,在一个叫做董山的建州左卫指挥使的领导和统和下,建州女真的力量也日渐增强——而这个过程,是难以逆转的。】</P>

【在建州女真南徙的同时,海西女真也不断南移,形成了海西四部(扈伦四部),也就是叶赫、辉发、哈达、乌拉。】</P>

【而人口增长、经济富裕之后,建州女真的需求和想法自然随之转变,同时在董山的带领下建州女真的力量逐渐强大,于是,建州女真联合海西女真,开始尝试进攻明朝的辽东地区。】</P>

【此时的明朝还没有走到对边疆完全丧失掌控能力的地步,因而,董山在随后被捕,建州和海西的联合也暂且被打断。】</P>

【但是,已经打破的局面却难以再回到从前。】</P>

【发展起来的女真也不可能再像过往一般,逐步迈向衰落的明朝也同样不能再像以往一般。】</P>

明朝,永乐年间。</P>

朱棣确实见过开头的这几个名字,甚至还能对得上其中的一些面孔。</P>

他目露恍然和惊讶:“原来是女真,建州卫这一支么?”神迹这一大段虽然看起来都是在讲述大明时期的女真部族,包括了建州、海西、野人,但是细细观察,就能发现更多的内容还是围绕着建州女真。</P>

而根据眼下的大明现状,以及他所了解的女真部族情况,也确实是建州女真更有可能一些。</P>

那么,要干脆剿灭掉他们,或者断绝他们可能起势的能力吗?</P>

这个问题可以稍后再说。</P>

但是更关键的是,为什么女真就能够起来?还能够壮大到威胁大明?</P>

——是与女真日渐强壮有关。那么,他们为什么会强壮起来?因为相对安稳的环境,较有头脑的首领,以及和大明稳定的贸易么?</P>

别的不说,稳定的贸易,让他们有了更多的生活物资,其他必须物资,也当是一个原因所在吧。</P>

而且,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起码建州女真、海西女真这两大部族是可以联合起来的。</P>

再有,女真这几个部族,都挨着朝鲜……朝鲜那边是安分的吗?他们有没有与女真部族有什么特殊的联系?</P>

朱棣叹了口气,却不是非常凝重——大明现如今,毕竟还在蒸蒸日上,国力强盛,并非走到末期时候的衰弱无力状态。此时,想要真的处理一些势力,还是能够做到的。</P>

让他非常想要知道的,是女真、建州女真崛起的时间。</P>

究竟是什么时候,建州女真与海西女真联合起来了?他们什么时候走到这样壮大的情况,而大明已经走入了逐渐衰弱的阶段?——这时候,是大明的第几代皇帝?</P>

汉朝,景帝后元年间。</P>

刘彻语气激昂:“所以,对于边疆外族,必须时刻保持对他们的警惕之心,不断地拉拢同化压制才可以!”</P>

很多时候,边疆的一些外族,就是在朝廷放松了警惕、不怎么关注他们之后,抓住了时机,迅速发展了起来,进而成为了朝廷的心腹大患。</P>

明朝的这个女真是这样,金朝的蒙古也是这样,就连金,也是在辽朝时期这样做的。更不用说大汉面临的种种情况了。</P>

刘启点头,认可了他的发言:“确实如此。不过,如何能让朝廷始终保持有镇压边疆、处理边患的能力呢?”</P>

像是刘彻举出来的这几个例子,确实是这些部族抓住了朝廷松懈、防备不足的漏洞,进而发展壮大;但是同样的,从另一个角度看,如何不能说这几个朝廷不是因为他们本身力量已经不足,才不得不松动了对边疆的控制呢?</P>

随着时间推移,国势倾颓,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一个任何朝代的任何一个统治者都需要用毕生去思考的问题。</P>

如何能够止住这样的趋势,甚至扭转?</P>

或者,如何构构建出一种能够顺当地从盛世转化到衰退期的边患处理制度?</P>

【一方面,是当时的明朝。】</P>

【除去别的方面不谈,对于明朝而言,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度:卫所制度。】</P>

【这种制度是模仿北魏隋唐的府兵制、又吸收元朝军制的某些内容而形成的,简单来说,卫所制度属于自给自足的军屯制度。</P>

种制度,使各地卫所军士在明初时期足以自给自足,生产出可以供养军队的粮草,从而极大的减少了朝廷在这方面的负担。】</P>

【同时,卫所实行世袭制度,士卒皆由身份永远不变的世袭军户充任,军官也世袭其职。】</P>

【但是,这一制度同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腐化。】</P>

【从明朝的第八位皇帝、明宪宗在位后期(15世纪末)开始,卫所的士卒就逐渐被转移了用途,朝中一些贵戚官僚驱使他们去建造寺庙和宫室;随后,地方将领也学习了这个做法,让他们担任劳工,或者让他们每月交纳两百钱免除训练。</P>

随后,卫所军官这个官职也进入了卖官鬻爵的范畴,不少人借由这个官职来贪污军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