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杂七杂八,太宗遗泽(1 / 2)

不仅精神上感觉如坠噩梦,身体上同样如此。</P>

李世民恍恍惚惚,一口气没喘上来,险些诱发了本就患有的病症,四肢有一瞬间失去力气。幸好他一直都是坐着看神迹,并没有站起身,也就不至于出现摔倒等危险情况。</P>

又幸好,长孙皇后一直坐在他的身边,且扶着他的手臂,在李世民出现问题的第一时间就感知到了,从而立刻扶住他、帮助他舒缓气息。</P>

李承乾也没心情想自己谋反不谋反的事情了,赶忙叫太医上前——早在此次观看神迹之前,殿中就常备太医以防不测。</P>

太医诊脉后,松了一口气,遂行礼道:“陛下并无大碍,只是一时情绪激荡所致。”</P>

李世民此时也逐渐缓了过来,挥挥手,令太医也给在场其他人也诊一诊脉。</P>

毕竟,他已经看到了,因为神迹这次一口气抖露出来的重大事件而伤神的可不止自己一人,在场中人有一个算一个,脸色都算不上好。</P>

特别是观音婢和高明他们。</P>

而在李世民恢复过来后松了口气的长孙皇后等人也才开始想起神迹中的重大内容。</P>

自己早早离世?这确实算不上好消息。但对于长孙皇后来说,比起这一点,还有更重要的事情。</P>

一方面,自己若是早逝,必然给二哥带来不小的打击,想来后来他身体衰败也有这一份悲伤的原因在;</P>

另一方面,自己的几个儿女同样寿数不久——对于一个母亲而言,这就是最大的噩耗。她不由开始怀疑起自己对待儿女的照料是否不周,不然为何会如此?而且,高明还行谋反之事……明明高明看着是个孝顺聪慧的孩子啊!</P>

还有,自己早早离开,那兄长他们……</P>

长孙皇后的目光在几个孩子和长孙无忌、高士廉之间移动。</P>

李丽质和李承乾都一手握着李世民,一手握着长孙皇后。</P>

而李丽质在依偎在母亲身边、获取了一份安心的存在后,不由将充满疑问的目光投向了李承乾——关于自己早逝,虽然被神迹透露,但此时年幼的公主是难以对此有什么深刻体会的,倒是李承乾的未来更让人上心。</P>

大哥他是不是脑子坏掉了?居然谋反?</P>

被李丽质盯着的李承乾从她的眼神中读出了这句话,没有反驳,因为他自己也很奇怪,那个自己居然跑去谋反,难道真的是脑子坏掉了吗?</P>

耶耶对自己有多好,自己怎能不知道,居然还要做出这样的事情伤透了耶耶的心,也让耶耶的培养付诸东流,还无颜面见阿娘……</P>

就算不论耶耶和自己的感情,那个自己为什么会觉得自己能够谋反成功?</P>

李承乾:我不理解。</P>

而与皇帝一家沾亲带故的长孙无忌和高士廉,他们当然很悲伤,皇后是他们的妹妹\/外甥女,共同生活多年,感情深厚,她早逝如何他们能不悲伤?</P>

而除此之外,长孙无忌悲伤的还不止这一件事,还有太子李承乾谋反、魏王李泰牵涉其中的事情。太子谋反,即使他这个皇帝妹夫想办法保全了性命,可也再不能继承皇位,更是英年早逝;而牵扯进谋反大事的魏王距离皇位大约也开始遥远……</P>

这样,妹妹就只剩下一个皇子了,如今还在襁褓之中。如此一来,未来又会是何种情况?</P>

房玄龄和杜如晦等人则是敏锐地从这几句话中察觉到了隐含的杀机。</P>

——别的不提,单太子谋反一事,太子要谋反,会是自己一个人冲上去吗?必然不会,他的身边必然有大臣、甚至是重臣,此外还会有一些小团体为他冲锋陷阵。</P>

而这样的小团体和大臣,不是他们自夸,但他们真的想不出来,除了他们这些皇帝重臣的子侄外还能有什么人选。</P>

除了他们,李世民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于是本就流淌的泪水更加汹涌起来。</P>

【除去妻子子女早逝外,陪同他征战治理天下的重臣们同样接连逝去。】</P>

【贞观十七年,李世民为纪念陪同自己征战的功臣,在凌烟阁由阎立本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P>

【而在这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贞观二年,屈突通卒于任上;】</P>

【贞观四年,杜如晦病逝;】</P>

【贞观六年,张公谨病逝;】</P>

【贞观十二年,柴绍去世,虞世南去世,秦琼病逝;而在贞观十三年前,长孙顺德去世;】</P>

【贞观十四年,李孝恭暴病而亡;】</P>

【贞观十六年,段志玄病逝;】</P>

【贞观十七年,侯君集因与李承乾谋反,被处死;同年,魏征去世;】</P>

【贞观二十年,张亮因被告谋反处死;】</P>

【贞观二十一年,高士廉去世;】</P>

【贞观二十二年,房玄龄去世,萧瑀病逝;】</P>

【贞观二十三年,李靖病逝。】</P>

李世民的眼泪更汹涌了,感情自己的贞观二十三年之间,就是在不停地失去中度过吗?</P>

观音婢早早走了,高明还因为谋反、结果也早逝,丽质年纪轻轻就去了,晋阳年岁尚幼(虽然此时还没有出生)……</P>

自己的老臣们也都一个个离开,克明(杜如晦)居然四年就病逝了!公谨也走的那么早!更不要说那简直是连着离开的贞观十二年……</P>

在场的大臣们心绪复杂。既高兴于自己被陛下列为了二十四功臣之一,名传青史,永不磨灭;又因为得知了自己的死期、特别是那些死的比较早的人,而有些忧虑。</P>

虽然除去此时已经离世的屈突通,就数自己走的最早,但杜如晦还是率先从情绪中抽离,开始安慰此时已经哭得无法自已的李世民,其余人也纷纷出言安慰,一说自己已经没有遗憾,一说陛下注意身体,生怕李世民这样下去身体真的出现什么问题。</P>

东汉,建武十七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