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元狩四年。</P>
刘彻恍然间发自内心深处地对李世民升起了一种羡慕之情:这个唐太宗那边,能够打出灭国的辉煌战绩的将领好像有不少啊!</P>
而且还不一定是纯粹的武将,比如这王玄策,归类就还在文臣行列。</P>
一时间,刘彻不由有些郁郁——他当然不是觉得卫青霍去病不够好,相反,这两位可是他实打实的心腹重臣、再重视和喜爱不过,只是,他偶尔也会想,大汉除了卫霍二人,余下的将领就没有一个可以担当大任的了吗?</P>
水平比卫青和霍去病差些也没关系,只要能够统领一方也行啊。</P>
但是,他在心中数遍除去卫霍外满朝能够领兵作战的将领,却发现,没有人能够及得上自己心中的标准……</P>
不,刘彻自己宽慰自己,如今卫青和霍去病正当壮年,怎么也能为大汉效力三十年,到那时候,总也能够出现一批新的将领了吧!</P>
“陛下,虽有神迹定论,但您也不可因此荒诞政务、不顾全局。”汲黯见刘彻面色有异,与他之前想要不管不顾做什么的时候颇为相似,便开口进谏。</P>
刘彻被他这么一说,顿时一口气有些上不来下不去:朕真的没想怎么着啊!</P>
至于说那“第七代皇帝汉武帝刘彻”,他当然听到了,但在他心中,在神迹讲出这句话之前,他就已经认定自己必将能够消灭匈奴、打出大汉的威名。</P>
因而对此,他确实没有那么兴奋,不过“武”的谥号确实不错……</P>
秦朝。</P>
嬴政同样从李世民对于王玄策的封赏情况上看出了关键。</P>
攻破中天竺,生擒一国之主——虽然阿罗那顺篡位自立,但他能够支使军队与唐朝使臣作战,也算是名副其实的国君了,又差不多俘获了中天竺全部区域,这样的功绩,也不过是从五品下的朝散大夫。</P>
从李世民在神迹中的形象判断,他不会是一个有功不赏的皇帝,由此能够说明的唯有一点,那就是即使是这样看起来并不算小的功绩,在当时的唐朝也不过尔尔。</P>
“陛下,王玄策一介使臣能够发布檄文征召军队,看来唐朝对周边各国的影响力很广。”李斯进言。</P>
跟随王玄策的三十骑兵已经被俘,逃到吐蕃的王玄策凭什么能够征召当地兵马?只能因为他是唐朝使节。一个普普通通的使节能够有如此威能,背后的唐朝对于四方的控制能力和影响能力可见一斑。</P>
那么,如今的问题就是,唐朝,或者说李世民是如何保有对周边的影响力的?仅仅是因为唐朝四处征战并且都取得胜利吗?</P>
唐朝,贞观三年。</P>
王玄策的故事背后蕴含的深意,贞观君臣自然也能体悟。</P>
他们有些目眩神迷,为那煌煌的功业,为那自信的气魄,为那鼎盛的荣光。那是何等的荣光!</P>
虽然神迹在一开始就将伟业的评价送与了李世民,但那毕竟只是概括的评价总结,并没有一个具体的事例作为展示。</P>
而今,一个在那个未来也不过溅起一点水花的事情,才真正让他们明悟,所谓的贞观之治究竟为何。</P>
【王玄策独自从吐蕃征兵,消灭阿罗那顺,并没有在当时的唐朝掀起什么波澜,这并非贞观的君臣腐败无能,而是这样的功绩实在只能说是尔尔。】</P>
【自武德九年渭水之盟后,李世民从未停止过消灭突厥的念头。】</P>
【贞观二年四月二十六,朔方人梁洛仁杀夏州割据势力首领梁师都,归降唐朝,唐朝统一全国。而突厥也失去了钉在唐朝北方的一颗最大的钉子。】</P>
【而唐朝在国内不断加紧准备的同时,突厥自己也逐渐陷入险境。一方面,霜冻干旱等天灾不断,导致大批羊马等牲畜死亡;</P>
另一方面,颉利可汗长期对于其他部族的压迫,也让他们难以忍受,薛延陀、回纥、拔也古诸部群起反抗,共推薛延陀首领夷男为真珠可汗,并接受唐朝的册封;就连突利可汗也暗中与唐联络,表示愿意归附。】</P>
【贞观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李世民以并州都督李世积为通汉道行军总管,从东路率主力直接进攻东突厥腹地;兵部尚书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率领中军向云中和马邑挺进;华州刺史霍国公驸马柴绍为金河道行军总管,在西路顺黄河前进。】</P>
【此外,李世民还安排了李道宗截断突厥西逃路线,卫孝节截断东逃路线,薛万彻带兵到突厥后方。】</P>
【兵马共计十余万,皆由李靖调度。】</P>
【这一次的作战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消灭东突厥!不是削弱,不是打击,也不是逼迫东突厥西迁,而是彻底消灭。】</P>
汉朝初年。</P>
刘邦还记得李靖和李世积两个名字,李世积不提,李靖在渭水之盟的那段故事中可是有着“军神”的名号,此时看来,调动六路兵马、掌兵十万,最后成功消灭东突厥,确实是个不世之才。</P>
只是,彻底消灭东突厥这个目标的确很好,但仅仅调动十余万兵马——唐朝的兵卒战斗力这么强的吗?</P>
原谅他用“仅仅”来形容十万人吧,毕竟和整个突厥相比,唐朝出动的兵马数量确实没有那么多,而突厥毕竟盘踞此地已久,哪怕此时内部动荡,可战斗力还是在的。</P>
就连那个明太宗亲征北伐,都带了五十万兵马。</P>
所以还是那句话,唐军的战斗力、平均的战斗力都那么强吗?</P>
此时不过贞观三年,这样短的时间里,唐朝能够给这十万兵卒都配备完整的盔甲兵器、甚至足够的马匹?</P>
明朝,洪武年。</P>
“唐时尚武之风气,非后世所能及也。”朱棣感慨,在唐朝,习武还是一种上等选择,无数有能力习文的人同样修习武艺,始终渴望的是能够“出将入相”,不仅能够治理天下,还能够外出征伐建功立业。</P>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比起一直读书,更多的人在有机会的时候却是更愿意从军出征。这也是唐朝军容鼎盛、战斗力极高的一大原因。可是,唐朝之后,这样的情况就改变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