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李顺起义带给赵光义的震动是巨大的,对此事他特意下了一道罪己诏:】</P>
【“朕委任不当,烛理不明,致彼亲民之官,不以惠和为政,管榷之吏,惟用刻削为功。挠我蒸民,起为狂寇,念兹失德,是务责躬。改而更张,永鉴前弊,而今而后,庶或警余。”】</P>
【随后,停止了蜀地的榷茶政策。】</P>
【同时,赵光义在把成都府降格为益州后,派遣张咏为知州,治理蜀地,并授予他“便宜行事”的权力。】</P>
【张咏没有辜负赵光义的期望,到了蜀地后,他“废沿江榷货八务,听商人买贩”“罢各州榷酤”,放宽了蜀地的商业政策,取消了益州的博买务,同时轻徭薄赋、鼓励开荒。】</P>
【在他一系列治理下,蜀地逐渐重归平静,张咏也被誉为治蜀名臣。】</P>
宋朝,淳化四年。</P>
赵光义终于彻底放松下来,好呀,终于彻底平定动乱了!这个王继恩……还好还有张咏,清明谨慎,智略神出,总算是平息了蜀地的余波,让这个地方彻底安稳下来了!</P>
赵光义开始回忆张咏这个人:“张咏,朕记得是枢密直学士、同知银台通进封驳司兼掌三班院,先前朕还特意召他回京……他好像和寇准是同年进士来着?”</P>
身旁内侍连忙回答道:“官家说得对,张学士是太平兴国五年的进士,和寇枢相是同一年。”</P>
“嗯。”赵光义点点头,打算回头翻一翻太平兴国五年的进士名录,看看这些人里面还有没有什么好苗子可以一用。</P>
不过,他叹了口气,蜀地的政策不能再按以前的继续施行下去了,底层百姓完全失去经济能力后,是真的会掀起动荡的。但是,防止地方动乱,也不能不施加一点限制……</P>
那就放宽川蜀地区的经济控制,但依旧加强政治控制好了。</P>
明朝,洪武年。</P>
“结束了?”朱柏看向几个兄长,提出问题,“后面蜀地还有什么影响吗?肯定有的吧?”</P>
“确实有,”此时朱标也走了过来,加入了聊天团体,“此后宋朝在蜀地的各项政策都比较小心谨慎,不敢轻易改变。而且,蜀地还滋生了一个‘岁在甲午,蜀且有变’的说法,让朝廷上下小心翼翼。”</P>
“甲午年?有什么问题?”朱橚转了转眼珠子,试探道:“难道王小波李顺这次就是甲午年?”</P>
朱标点点头,又纠正道:“准确说是李顺攻克成都府这一年,是甲午年。而且,你们都知道宋朝刚刚平定后蜀的时候,对后蜀的影响力颇为忌惮吧?”</P>
“知道,”朱柏这方面还是有些了解的,“宋太祖说什么‘蜀人思孟昶不忘’,我觉得他们也不一定就多思念孟昶,其实还是因为觉得在宋朝过的不好才不顺从的。”</P>
朱标没有对这句话发表什么评论,只是把话题拉了回去:“后蜀的开国君主、孟昶的父亲孟知祥称帝建立后蜀的那一年,也是甲午年。”</P>
弟弟们恍然大悟,又颇有几分想看热闹的意思:“那宋朝上下全都炸窝了?专门派人在甲午年之前的时候好好治理蜀地,为蜀人带去美好生活?”</P>
【当然,蜀地带给宋朝的心理阴影是巨大的。】</P>
【从此以后,宋朝对待蜀地的政策来了一个大调整:经济上轻赋税,政治上严控制,并一直按照这个标准实施了下去。】</P>
【就连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变法建立“市易物”,还打算在蜀地建一个的时候,宋神宗和一部分官员还小心翼翼,生怕再搞出宋朝初年的乱子来,王安石再三保证,才在蜀地推行。】</P>
宋朝,开宝元年。</P>
“轻赋税,而控制政治吗?”赵匡胤思考着这种方法,现在倒是也可以试着在川蜀地区逐步推行,尽可能缓解民间矛盾。</P>
他的目光转到了神迹举出的例子上:“神宗……和变法……”神宗,此前并未有此庙号的皇帝,可以说宋神宗是第一位,但这可不能算是一个好的庙号。至于变法,变法本身当是好事,但为何主持变法的皇帝会得了神宗这么一个庙号?</P>
或者说,变法有误?抑或者,这个变法实际上是不应当实行的?</P>
想了想,赵匡胤还是放弃思考这件事情了。毕竟,这个事情离他实在太远,他也管不到那么以后的事情。</P>
宋朝。</P>
被神迹点到名姓的宋神宗赵顼和王安石抬头看了几眼神迹。</P>
宋神宗心中颇有些犹疑,神迹专门举了朕的例子,是单纯的举例子吗?还是想要告诫朕什么事情?难道朕的变法当真不合适吗……</P>
王安石则是内心平静,目光坚定,他一定要把变法推行下去!</P>
【说完了赵光义关于军事民生方面的事情后,我们来看一看他在文治方面的一系列举措。】</P>
【首先确实要声明一点:赵光义虽然在军事方面屡次失败,国内也有王小波李顺这样的起义,还造成了严重的重文轻武问题。</P>
但在文治方面,赵光义也当得一句“文治天下”,从他这里彻底完善了科举制度,奠定了宋朝文官统治的基础。】</P>
宋朝,淳化四年。</P>
赵光义自觉受到了神迹的褒扬,得到了上天的肯定——他的文德治世被盖棺定论了!</P>
没错,他完善了科举制度,也是他大力推崇科举、扩大科举录取人数,又让通过科举的士子们能够快速做官,这才打压下去那些唐末五代以来武将骄横无比的歪风邪气!</P>
大宋的文官统治,是从他这里打下基础。</P>
赵光义心情愉悦,低声自语:“大哥啊,你没能做到的事情,还是我做到了。大宋的兴盛绵延,也是要从我的文官制度开始。”</P>
嗯,至于前面的那堆形容,都当没看见就行了,反正都已经发生了,也没办法改变。</P>
殿内的众多大臣们也都喜气洋洋,毕竟此时已经是淳化四年,时下立于大殿之内的官员们,不少都是赵光义大兴科举的受益者。</P>
就算还有对“文官统治”心有不满之人,也难以与大势潮流相抗衡。</P>
唐朝,贞观三年。</P>
颇有种想什么就来什么的感觉。</P>
先前唐朝众人就对后世朝代的科举制颇感兴趣,此时就来了个赵光义完善科举制的内容。</P>
李世民和贞观群臣们不由坐直了身体,越加认真起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