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点击量都破五亿了耶!”</P>
田馨从后面搂住荣奕的脖子,将手机屏幕递到他眼前。</P>
荣奕只好停住敲击键盘的手,看了屏幕一眼。</P>
是一段剪辑过的视频,大约四十多分钟的样子。</P>
视频下方显示着点击量,5亿2千多。</P>
评论数量也已经破了百万。</P>
正如荣奕所料,他们下午离开学校后没一会儿,华音就将他今天到学校的全过全网发布了出来。</P>
有监控拍下的,比如他进校门那一小会儿。</P>
也有大教室里的录像。</P>
整得跟一部完整的微电影似的。</P>
不过看这数据,这段视频居然瞬间就大火了。</P>
可惜了,华音是免费公开的,少赚了好多钱。</P>
收费了分自己一点出场费也好呀,咱现在好缺钱的。</P>
南方肿瘤那边一烧几个亿,手下还有这么多人要养,还得想办法凑钱来京城。</P>
对了,还得准备婚礼,还有儿子以后的奶粉钱......呜~~</P>
没见我天天敲键盘拼命挣钱,一刻都不敢闲吗?</P>
“嗯,这是好事呀,说明国风的概念已经被大家所熟知。喷我的人蛮多的吧?”</P>
“不是呀,大部分都是夸你的呢。”田馨走到前面,坐在荣奕腿上,往他怀里一偎。</P>
荣奕连忙将她搂住,免得她滑下去。</P>
田馨甜甜一笑,靠在他肩膀上的脑袋往上蹭了蹭,贴着他的脸。</P>
耳鬓厮磨,感觉确实不错。</P>
一手将屏幕举到两人都能看到的位置,另一只手伸出手指点开评论,慢慢翻给荣奕看。</P>
还真是,评论里无论是不认识的,还是认识的一些大V,基本上都是一边倒的夸赞。</P>
特别荣奕说大华听众,就是大华音乐生存土壤的见解,更是被无数人引用并夸赞。</P>
还有人说难怪荣奕写出来的歌都那么好听,而听别人创作的歌曲,再好也总觉得差了点意思。</P>
特别一些被音乐人吹捧得高大上的歌曲,就是觉得听不进去。</P>
还以为是自己欣赏水平有问题呢。</P>
原来,荣奕写的歌曲是土壤里的种子,容易在土壤里扎根,成长,真实。</P>
而那些高大上的音乐只是天上的彩虹,美在天边,仰望方可看见,看过终化虚无。</P>
对于荣奕现场举例创作的那首歌曲,收获的好评就更多了。</P>
甚至作协、诗协的许多人都被吸引了过来,对词作出专门的赏析。</P>
歌曲的名字自然还是地球上原本的名字——《东风破》。</P>
杨祖新还专门留言对这个名字作出了自己理解过的解释:</P>
破,即是摊破。</P>
也就是古人填词时在原词牌的基础上延伸出的一种变体。</P>
比如《摊破南乡子》,前三句与原词牌《南乡子》相似,却将第四句的两字句及第五句的七字句进行摊破,变体为三个四字句。</P>
还有《摊破采桑子》,也是原词牌《采桑子》后两句摊破后的变体。</P>
而荣奕用了《东风破》这个名字,应该也是借用古词体摊破成现代歌词的一种手法。</P>
《东风》,大概就是《东风第一枝》的词牌:</P>
草脚愁苏,花心梦醒,鞭香拂散牛土。旧歌空忆珠帘,彩笔倦题绣户。黏鸡贴燕,想立断、东风来处。暗惹起、一掬相思,乱若翠盘红缕......</P>
......</P>
杨祖新的评论,同样收获点赞无数,被称为是对这个歌名及歌词最准确的注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