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朝文武都知道太子南巡,“顺路”行到倭国,只能说这顺路顺得有点远。</P>
也不能怪太子和晏珣不懂事,年轻人爱冒险很正常,要怪就怪吕调阳,一把年纪还跟着去凑热闹。</P>
弹劾晏珣和弹劾吕调阳的奏折一窝蜂上。</P>
隆庆皇帝淡定地看完这批奏折,还开玩笑说,弹劾的奏折文采都不错。</P>
宫里宫外都说皇帝沉得住气,一点不为太子担忧。</P>
其实,隆庆皇帝连续好几天都没睡好觉。</P>
某一日,他甚至做了一个奇奇怪怪的梦,梦里大孝子拉着晏珣的手,看日出看星星、游山玩水,开开心心地说:“我跟晏爹在一起,不要回去啦~~”</P>
皇帝被惊醒了。</P>
新纳的小美人含羞带怯,怀疑皇上还想再战三百回合。</P>
皇帝摆摆手让美人继续睡,坐在床边看满室温暖柔和的烛光。</P>
在那么多儿女中,朱翊钧无疑是最重要的。</P>
在他彷徨不安的时候,朱翊钧的出生,帮助他稳固地位。</P>
看到朱翊钧,他还会想起年少时的自己,于是产生一种代偿心理,想把自己求之不得的一切都给翊钧。</P>
他也乐意纵容儿子。</P>
但是,唯有一样不行。</P>
儿子不能认别人当爹!即使那个人是和他吃一个馒头的晏珣也不行!</P>
“他们该回来了。”隆庆皇帝喃喃自语。</P>
他派人到天津,守在海港等待太子的船队归航。</P>
……</P>
京城里,最受欢迎的就是刚从倭国回来的汪德渊。</P>
汪大人跟随大军直下倭国京都、扬我国威,简直让人羡慕得如同柠檬树下柠檬精。</P>
升官什么的,和亲自报国仇家恨相比,已经是细枝末节。</P>
汪德渊只想说,这宴请是吃不完的吗?</P>
吃不完!真的吃不完!</P>
“当是时也,天子之剑一出,三军沸腾、士气大涨,天时地利人和尽在我军掌握!”</P>
“……海战异常激烈,胡总督披甲擂鼓,炮声隆隆……”</P>
“大军进入京都府,在海边小城扎营。月明星稀,海风习习,白沙如洗,涛声如故……”</P>
“胡总督望着天上明月,当众说‘值此月明之夜,万里远征之人,于海岸清风白沙之地,率万千敢死之士奔赴敌国京都,今日起誓:愿与部下手足兄弟同生死共荣辱,假若贪功没劳,为个人功名有负君主所托、将士所信,天地共诛!’”</P>
汪德渊目光灼灼、感情真挚,仿佛是他自己在发誓。</P>
在座众人也受其感染。</P>
王锡爵击节感慨:“胡总督乃当世英雄,当浮一大白!”</P>
汪德渊笑道:“王兄曾说,若给你机会,要跟倭奴拼死一战。这个愿望,我比你先一步达成。”</P>
王锡爵也是一条好汉。</P>
王锡爵大手一挥:“都是志同道合的朋友,谁做都一样。”</P>
不知是不是错觉,他恍惚感到,“抗倭”这件事,本应有他浓墨重彩的一笔。</P>
不要紧,倭国还未亡国,抗倭的机会还是有的。</P>
众人又议论起《马关条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