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一个噩耗(2 / 2)

吴承恩跟随他一起返回,不断地呢喃着,斟酌《东游记》的内容。</P>

《西游记》是一本玄幻色彩的小说,《东游记》写成纪实就没意思了。</P>

必须加一点东海龙王招婿之类的故事,再设置七七四十九难。</P>

一出海,耽罗岛仿佛就在眼前。</P>

扼守大明山东、倭国和朝鲜航道咽喉的耽罗岛,天然就是水师驻军之地,自古以来就是大明的。</P>

汪德渊现在对耽罗岛很有亲切感,跟回家似的。</P>

“真想念耽罗岛的蜂蜜和烤鱼啊!仿佛我从来没有离开。”汪德渊对朴得欢感叹。</P>

朴得欢恭恭敬敬地说:“大人说得对,倭国再好,还是俺们家乡好。”</P>

跟着明军直入京都,朴得欢已经重塑三观,彻底变成“俺们”。</P>

汪德渊想到回耽罗岛养伤的老七,从行李里找出几样战利品,准备给老七一个惊喜。</P>

……</P>

“汪大人。”伤兵营前面,一个小队长低着头说:“汪七死了。箭伤恶化,死了。”</P>

汪德渊第一反应是不可置信,不是说老七的伤不要紧吗?</P>

他的内心震动,却只是轻声说:“怎么?”</P>

面前的人解释:“可能是天气炎热,也可能是箭头有污秽……汪七在船上就发烧,到耽罗岛就不行了。”</P>

他说完,悄悄地告退。</P>

汪德渊站在那里,不知过了多久,又呢喃了一句:“怎么……”</P>

怎么办?</P>

他该怎么向七哥的父母妻儿交代。</P>

他身边的“十八罗汉”都是汪家精挑细选的,也都是乡里乡亲,甚至是沾亲带故。</P>

他现在明白项羽“不敢过江东”是什么心情。</P>

一个年长的护卫走过来,拍拍汪德渊的肩膀:“我们出发之前,都留下了遗书。打仗没有不死人的,这一路死去的,也不仅仅是老七。”</P>

只不过,老七是一起长大的兄弟,比其他人的死更有真实感。</P>

汪德渊自己出发前也留了遗书,道理都懂,感情上还是难以接受。</P>

七哥是最会开玩笑的,他多希望这次又是玩笑。他全身抽搐,难过到哭不出声。</P>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P>

兄弟们一个个过来,轮流拍着汪德渊肩膀,安慰:“兄弟们把脑子别在裤腰带上出国远征,是为了给家人搏一个更好的未来。老七最大的心愿,就是把两个儿子培养成才。”</P>

“我知道了。”汪德渊哽咽地说,“从今往后,七哥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我要培养他们进士当大官!”</P>

他泪眼朦胧数着身边的护卫:“一,二,三,……”</P>

不要再少了,永远不要再少了!我们一起回家,回到父母妻儿的身边。</P>

吴承恩远远看着,将这一幕写进《东游记》。</P>

战争是会死人的,即使是我军大获全胜,依旧有人死亡。</P>

等汪德渊冷静下来,吴承恩走过去说:“钦差大人,你要给朝廷好好上一份奏折,为战死以及受伤的将士获取更多的抚恤银!这是他们应得的!”</P>

虽然是大胜,但这么一场超乎预期的战争,朝廷会有什么反应,还很难料呢!</P>

吴承恩老于世故,知道世事难料,有功之人未必有赏。</P>

这番话也是对汪德渊的一种安慰。</P>

汪德渊打起精神,重重点头:“我知道。”</P>

他觉得自己多了一份责任,从悲伤中找回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