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嘉靖四十二年(1 / 2)

祭祀的菜有四样,祭祖后分给孩子们吃。</P>

有晏鹤年在,晏珣、阿豹和常欢都是孩子。</P>

说起来奇怪,祭祀的菜没什么味道,比寻常水煮肉还淡,可能真的被祖先吃过。</P>

“祖先大老远从高邮到京城吃饭,也是挺不容易的。”晏珣煞有介事地望着云端。</P>

常欢抬头望望,小声说:“列祖列宗在上?保佑我媳妇一举得男。”</P>

珣哥还没有娶媳妇,他就要当爹!到底还是他赢~~</P>

阿豹嘴巴一张一合,默默祈祷小半日……他的心愿有一点点多,怕祖先记不下,得重复一遍。</P>

祭祖之后,就在这大方桌上吃团圆饭。</P>

晏家年夜饭,除了养子养女们齐心协力做的各种大菜……照例有晏鹤年亲手做的一大碗鸭子羹、王徽做的徽州菜蓑衣丸子。</P>

晏珣露一手,做一道红彤彤的水煮鱼。</P>

常欢和阿豹也各自做一道菜。</P>

这是有讲究的。</P>

晏家上两代已经分家,晏珣、常欢和阿豹分属三房子嗣。</P>

各房自己做菜,凑在一起吃,既寓意着已分锅,又透着一家人的和睦。</P>

分家几代的子嗣还一起吃团圆饭,皇帝家都没那么和睦!</P>

晏家祖宗在天之灵,应感到骄傲而欣慰。</P>

嘉靖四十二年,在辞旧迎新的鞭炮声中来临。</P>

家家户户庆团圆,皇帝唯二的两个皇子却不在身边。</P>

高处不胜寒,这是当皇帝的代价。</P>

“又一年过去。”皇帝似乎听到外头的鞭炮声,喃喃自语:“嘉靖四十二年,朕要到七十二岁退位,还有多少年?”</P>

宗室、豪族、官僚、边军、中官,都是压着祖宗基业的大山。</P>

他刚登基那会儿,曾有过雄心壮志,要移走这些大山。</P>

他搞过“嘉靖新政”,提出“兹欲兴道致治,必当革故鼎新”的方针。</P>

“一条鞭法”,就是从嘉靖年间开始试行的。</P>

可是……积弊太深,新政并没有取得理想中的效果,国家的财政经济反而到了崩溃的边缘。</P>

“想移走这五座大山,愚公都不行,除非天帝显圣,派出力士;除非朕有彭祖之年。”</P>

他什么都知道,于是……选择修仙。</P>

咦?</P>

他终于悟出“太极”的真谛——政不由己出。</P>

交给夏言办,办砸就嘎掉,让严嵩取而代之;</P>

严嵩又干了许多年,年老不中用,就任由徐阶取代。</P>

事情办得好,功劳是皇帝的;事情办不好,责任是臣子的。</P>

特别是实施新政这种得罪人的事,要有个能干、敢干的人。</P>

之前新政失败的锅,得由严嵩背!</P>

都是奸臣不好,皇帝是圣明的。</P>

以后呢?</P>

从这一年的情况看来,徐阶的魄力还差一点……将来换谁上?</P>

高拱、张居正?</P>

还是不走寻常路的晏鹤年、骑黑虎的财神晏珣?</P>

新年一过,晏珣得到一项特殊的任命——皇孙日讲官。</P>

这道离谱的任命让翰林院炸了锅。</P>

众所周知,经筵有月讲、日讲、午讲、温讲,都是给皇帝讲课。</P>

所谓皇孙日讲官,相当于皇孙的老师?</P>

“皇孙?裕王现在没有子嗣,晏编修给谁日讲?”翰林们议论纷纷。</P>

晏珣淡定地说:“当然是给皇孙胎教。”</P>

看样子,他通过皇帝的考察,获得皇孙老师的资格。</P>

如果皇孙已经有几岁大,以他的资历,不够资格做皇孙老师。</P>

但皇孙还是个胎儿,其他高官大佬们不争莫名其妙的胎教官,顺水推舟给晏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