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晏珣的特殊优势(2 / 2)

明代还没有《古文观止》!想看这些唐宋古文,就必须博览群书!</P>

尤其杜牧不是盛唐之人,明代复古派大多鄙视晚唐。这篇《阿房宫赋》,在场其他人居然都没有读过。</P>

此时听到晏珣背诵,他们的神色越发震惊,看晏珣的目光犹如看一个怪物……怎么会有人读过那么多古文?</P>

说什么只读过几年书!说什么养鸭子的!</P>

你家养鸭子是正经的?</P>

茅坤、唐顺之等人是当世名士,若晏珣在古文方面的涉猎可比他们,那是什么家族才培养得出来?</P>

晏家父子的背景,细思极恐!</P>

晏珣似乎被众人炽热的眼神吓到了,赧然道:“在下略读了几篇文章,在诸位朋友前献丑了,真是班门弄斧!”</P>

曾庆斌回过神,突然作揖道:“小弟有个不情之请!想请晏兄将这些文章默出来学习,不知可否?”</P>

茅坤等人选编的《唐宋八大家文钞》不知整理好没有?</P>

曾庆斌敏锐发现,这是一个快人一步、学习好文章的机会!</P>

“我只是略知一二。”晏珣谦虚道,“既然曾兄也喜欢,我就将我背过的文章默出来。”</P>

“我也要!我也要!”其他人立刻说。</P>

这些古文,都不知道散落在哪些典籍中,自己找多费劲?</P>

有些人想,随着茅坤、唐顺之等人的倡导,唐宋派已经有上升的趋势……</P>

快人一步,就能在下一科乡试、会试抢占先机。</P>

错过这村就没这店了!</P>

消息不灵通的,也秉承别人要我也要的心态,跟着起哄。</P>

汪“服妖”站出来说:“我家有印书坊,不如晏朋友默出来,我家来印?晏朋友就是编者,书名可以叫……”</P>

众人斟酌着,七嘴八舌起书名,觉得在参与一件文学史上的大事!</P>

晏珣笑道:“不如叫《古文浅选》?将来若有人增加补全,就可以叫《古文观止》!”</P>

“增加补全后叫《古文观止》?晏兄真有雄心!”</P>

“叫《古文浅选》,是晏兄谦虚了。”</P>

一旁的晏鹤年安安静静地看着,深藏功与名!</P>

既然要走仕途,就要造势铺路,总是被人质疑很没意思的!</P>

编选诗集文集,是打造名士的方式。</P>

话说有一个姓蘧的官三代,人称“蘧公孙”,偶然得到一本散佚的诗集。送诗集的人特意交代,这本书外面没人见过。</P>

蘧公孙灵鸡一动,以编者的身份拿书去刊印,一举成为少年名士。</P>

这种事,没点机遇的人学不来。</P>

但,晏珣有特殊优势。</P>

晏鹤年又觉得骄傲,我儿能背下这么多古文,这也是真本事!</P>

看样子大学毕业不是假的。</P>

晏珣:……其实很多是中学内容。</P>

诗会结束,每个人离开时都挺兴奋。</P>

“晏珣必然会成为当代名士!我何等有幸,竟然与他同科、同窗!”</P>

“竟然有人质疑晏鹤年,真是可笑!还是朱学政有识人之明!”</P>

那么问题来了,晏家父子离乡那些年,究竟在哪里读的书?</P>

没有人觉得晏鹤年不会……儿子读过的,老子怎么可能没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