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院试案首和经魁(2 / 2)

弘治年间后,院试录科的成绩分为三等,一、二等能参加乡试,第三等生员不能参加,只有个秀才的名头。</P>

这种规定,主要是乡试有考试人数限制。</P>

杨仲泽和舅舅老夏来有间客舍,跟晏珣交流考试情况。</P>

“我本来还想跟你争一争《礼记》经魁,现在却觉得能进二等就好了。”杨仲泽苦笑。</P>

穷就是难啊!</P>

他要是舍得十两银子,说不定就不用晒太阳了。</P>

晏鹤年在一旁安慰:“我也是晒得晕乎乎,受不了才第一个交卷的。我就对自己很有信心,你这么年轻,不要怀疑自己。”</P>

杨仲泽神不守舍地点头。</P>

他承载了母亲的全部希望,心理压力很大。</P>

就说正试那天,他一早醒来,发现舅舅守在他的床边。</P>

原来他们住的屋子有臭虫,舅舅举着蜡烛帮他驱赶,一夜没睡。</P>

他若是不中,怎么对得起家人?</P>

老夏是个爽朗的船夫,跟晏鹤年掰了小半天的亲戚关系,还是扯不清楚……最后说,“反正我喊你晏叔就好!”</P>

他拍了拍外甥的肩膀:“没事!行就行,不行明年舅舅再陪你来!”</P>

又对晏珣说:“晏老弟,你带阿泽出去玩一玩,年轻人整日读书可不行!我年轻的时候,摇着桨高声唱曲,岸上就有小妹妹应和。”</P>

晏珣:“……”</P>

我也不知道该不该信,就觉得你们这些老哥哥都很有故事。</P>

他们在这里紧张期待结果,学宫里,朱衡也跟幕僚师爷、官学教谕等严肃地看考卷。</P>

院试巡考是一件辛苦的活,有些学政自己不看考卷,都是让幕僚评判,最后亲自定案首和五经魁,就算尽职了。</P>

但朱衡还是很勤勉的,他将考卷分发,和幕僚、下属一起判卷。</P>

每一份卷子,都有几个人评判,觉得优秀的画一个圈,觉得尚可的画一个点,不行的打一个叉。</P>

也就是俗称的“可圈可点”。</P>

有时候,考生买不通主考官,就会从师爷下手。</P>

混得好的师爷,日子过得可滋润……绍兴师爷就很出名,一些家族代代从事幕僚的职业。</P>

通常院试的录取和排名都由学政说了算。朱衡做事谨慎,还参考其他人的意见。</P>

……话说大家熟悉的《范进中举》中的范进,考秀才时就是案首。</P>

当时学政周进第一遍看范进的文章,觉得写的什么鬼,难怪一直不进学。但可怜范进年纪大,决定再看一遍,如果有一点可取之处,就录取他。</P>

结果越看越喜欢,就取了范进为第一名。</P>

现在,朱学政取了晏珣为第一名。</P>

幕僚属官们拍马屁:“晏珣出身普通,大人定其为案首,是公正取士、为朝廷选拔良才!”</P>

朱衡淡淡地说:“只求不负圣上所托。”</P>

他这么说,众人又是一顿颂扬,官大一级压死人,朱衡比他们大不知道多少级呢。</P>

定下案首,就要定五经魁。</P>

案首通常默认是那一科的经魁,所以《礼记》不用选了,只剩下四经。</P>

“《诗经》一科考的人最多,这个江都曾庆斌,少年有才名,又家学渊源,可为《诗》经魁。”</P>

朱学政看看曾庆斌的文章,想一想江都曾氏,点了点头。</P>

“《易经》一科,这个晏鹤年不错。从文章来看,他对《易》研究最深,见微知着、治学严谨。”一个治《易》的教谕说。</P>

朱学政皱了皱眉,晏鹤年的文章确实出乎意料的好,就是年纪大了些。</P>

他向来认为,朝廷取士该倾向于年轻人,取一些年纪大的,容易消极怠工。</P>

何况,此人还是晏珣的父亲。</P>

父子二人都是经魁,会不会让人说他取士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