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一切的缘由(下)(1 / 2)

寒门县令 土司吐司 1308 字 11个月前

这一点王游自然明白。</P>

说实话,自己并非这个时代下的人。</P>

甚至于自己内心里还是将以崇尚后世的思想为荣……有过自由的熏陶,也有过家国的情怀。</P>

所以那些君臣之道在自己看来是一种愚忠!</P>

会被说成是理想主义者并不奇怪。</P>

可话又说回来,自己的前世也只是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民众而已。</P>

所谓的熏陶也是时代背景下给予的东西,真正的高层是什么样子……所谓的家国情怀又该是什么样子。</P>

或许直到现在王游都不明白!</P>

“所以你选择了你认为最好的处理方式?”王游试着问。</P>

看着澹台坚的眼神。</P>

略微黯淡了下来……</P>

“哪有什么最好的选择,就跟你说的一样,无非是继续保持了一种平衡而已。”</P>

在朝堂之上的时候王游就感觉有什么不对。</P>

虽然两边的人都极力的想要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可是最终周皇帝都选择了一种两边平衡的方式。</P>

“所以……这只是陛下想要的?”</P>

“是能够继续维持大周朝稳固的。”澹台坚继续说。</P>

其实这件事细想起来就会发现还有很多疑点……</P>

最大的问题就是明镜司怎么会突然在西境闹出事情来,如果是担心自己继续深入调查,应该采用其他的方式才对,直接在西境生事反而让自己起疑。</P>

关键是那北镇抚使濮阳瑜几乎跟南镇抚使的沈炼一样。</P>

常年在外,极少回京。</P>

自己在朝会上的发言才过了几日对方便知道了?</P>

明显另有其人。</P>

可最终两边都选择了以濮阳瑜为谢幕。</P>

相当于替死鬼一样!</P>

不对……</P>

或许不能叫替死,对方可能也是知情人之一,所以才被推了出来。</P>

可这事明显能继续查,结果连皇室都选择暂且搁置。</P>

“曹太傅是当年的托孤大臣,曾凭一己之力拖着大周朝走向今天的繁荣,尽管不是面面俱到,但至少他保住了周氏的江山。”</P>

这一点王游也同意。</P>

从今天的朝会中便看得出……</P>

即便是多年不上朝的曹征,在朝中依然有如日中天的威望。</P>

关键他并不糊涂,年迈只不过是身体上的不便,并非无法理政……</P>

以他这样的威望能够甘愿将权力交出去,并且没有让自己的子嗣把持重要的部门,就已经是千古名臣的典范了。</P>

换做自己是大周皇帝,对于这样的大臣也恨不起来。</P>

虽然不希望他壮大,可这么大的权限放在他手上才是最安心的。</P>

“曹太傅虽治国有功,但也培养出了很多其他的势力……西境的混乱,北方的威胁,南方的不满甚至是两位王爷的庞大势力。</P>

“说到底人无完人,曹太傅是好是坏,恐怕你我都没法评价,只能由后世人评说了。”</P>

澹台坚自问没有曹征的能力,更不可能在先帝驾崩那段最难的时期扶持起整个大周朝。</P>

所以曹征的能力自不必说。</P>

而对方为了能够监视各方,甚至是扰乱各方,才建立起了明镜司这样的组织。</P>

如今的大周朝能够维持这样的局面,可以说明镜司功不可没。</P>

“因此明镜司不能倒!即便是周皇帝也不希望他倒下。”</P>

“所以你便只能一换一?”</P>

到了这个时候王游当然明白了澹台坚的做法。</P>

明镜司不能倒,但也不能强!</P>

因为能够压制它的人已经慢慢不行了。</P>

曹征年迈,陛下也年迈……</P>

今天朝会上那番对方看似说的两人的家常,实则也在提醒对方自己的无奈。</P>

王游才见了东宫太子……对方具体有什么能力还不知道,但想要跟周皇帝或曹征比起来可相差太远了。</P>

日后等到他继位。</P>

君弱臣强可不是办法!</P>

所以必须削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