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珩看了任命诏书才知道,牛三哪是什么小宦官,年纪轻轻就已经是卫尉少监。</P>
少监上面就是太监,太监之上就是冯公公这大太监!</P>
“都不是省油的灯啊!”刘珩感慨道。</P>
朱婉儿在为刘珩整理行囊,刚成婚就要分开,这让朱婉儿心中有一丝忧伤。</P>
平阳公主是无所谓的,她已经进入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境界了。</P>
“婉儿,对不住了。”刘珩看着朱婉儿忙碌的身影,有些愧疚道。</P>
“没关系。”朱婉儿温婉的一笑,“你好好为圣上办事,早点办完事早点回来。”</P>
刘珩不敢看朱婉儿的眼睛,因为他知道理论上他不会再回京城了。刘和求长生纯粹是无稽之谈,无论刘珩造出多大的发电机,刘和都不可能真的实现长生。</P>
刘珩准备控制节奏,每半年就给刘和送一个比前一次大点的发电机。这样刘和只会觉得刺激越来越大,直到发电机功率大到一定程度被电死。</P>
当然,也可能在这之前就吃雷大福炼的丹药吃死了。</P>
一个皇帝一旦进入嗑药状态,基本上也没几年了。</P>
“嗯,府里的事情你多费心。”刘珩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实话,事以密成,言多必失。</P>
刘珩这次只会带关健、老胡、阿大、侯风以及从并州跟出来的护卫回去。家属一个不带,免得刘和疑心。</P>
宫里也在做准备,一同出发的此次除了三十名工匠,还有一百名卫尉甲士。</P>
理论上刘珩是这帮人的领头人,但是刘珩心里清楚,真到了关键时刻,这一百名卫尉甲士只会听牛三儿的。</P>
三日后,刘珩领着这一百六十人的队伍从皇城外出发,正式向着并州而去。</P>
长江边上,刘珩望着江水,感慨万千。</P>
终于要离开了!</P>
过了这道江,那就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了!</P>
“主公,上船吧!”侯风在一旁笑道。</P>
刘珩点点头,带着众人上了船。</P>
船张起了帆,缓缓的驶离码头。</P>
牛三儿心情看上去也很是不错,斜靠在船头的栏杆上吹着江风。</P>
“牛少监,是第一次出京吗?”刘珩问道。</P>
牛三儿笑道:“谁说不是呢,伯爷。”</P>
“那这一路上可不能急了,我们多逛逛看看,这大汉一十三州,可是风土人情各不相同啊。”刘珩劝道。</P>
牛三儿看向刘珩,一脸天真:“伯爷不急着回乡?”</P>
刘珩望着江面,随口道:“不急,年前能回去就成。倒是苦了卫尉的兄弟们,要在异乡过年了。”</P>
“伯爷刚刚不是说了吗,大汉一十三州风土人情各不相同,过过并州的年也不错。”牛三儿笑道。</P>
“那确实不一样。”刘珩与牛三儿相视一笑,两人心里同时暗骂一声“小狐狸”。</P>
突然,几道黑影从刘珩前方的江水中暴起,手中的剑闪着寒芒,向刘珩直扑而来。</P>
老胡在不远处站着,因为有些晕船,所以也在靠着栏杆吹海风。一扭头看到这一幕吓得肝胆俱裂,大喊道:“敌袭,保护伯爷!”</P>
说罢,老胡就想朝着刘珩那边冲去,结果船一晃,没能绷住,直接跪下吐了起来。</P>
刘珩带来的护卫都是北方人,大多都晕船,压根指望不上。除了老胡,其他人基本上都在船舱里休息。</P>
刘珩在第一时间扭头就跑。</P>
几个黑衣人显然早有预谋,训练有素。</P>
跳到船上后,几个人负责挡住周围过来想要救援的卫尉甲士,领头的一人则直追刘珩而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