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群架?”刘珩都听乐了,这青州读书人有事,是真动手啊。</P>
“是啊,打群架。这下子太守大人都被惊动了,于是太守大人出面说,半年之后,在泰山极顶之南的碧霞祠,举办一场泰山文会,供两边学派的学子讨论。”</P>
“这两边都准备了大半年之久,那这场泰山文会必然是精彩异常啊。”刘珩听了大喜,这可给他赶上了。</P>
毕竟是古代,消息没那么灵通。这泰山文会他如果能蹭进去偷听一些内容,到时候去了京城不是大大的有发挥余地吗?</P>
“是呀,刘兄,你既是象山先生的支持者,这次能赶上这泰山文会,实乃天意,怎能不去?”李贺堂也是劝道。</P>
刘珩笑道:“那必须去啊,今日得见两位兄台,真是三生有幸,来,我们今日不醉不休。”</P>
“好呀,好呀,泰山文会就在两日后,届时,同去。”</P>
三人边聊边吃边喝,最后陈资和李贺堂都是醉的不省人事。</P>
刘珩招了招手,关健从一旁跑过来,道:“爷,您可真厉害。都说齐鲁汉子酒量好,这两个都被您给撩到了。”</P>
刘珩醉道:“少贫嘴,赶快去开几间房,安顿他俩也去休息。”</P>
关健道:“爷,放心吧,房间早就开好了,我这就扶您去休息。”</P>
说罢,关健招呼两个护卫过来把陈资和李贺堂送到房间去,自己则和老胡扶着刘珩回房间。</P>
第二天,几人在济南府盘桓了一日,第三天一大早,便从济南府出发,向着泰山而去。</P>
泰山,在济南府往东百余里处,素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的美誉。</P>
泰山实际上的高度并不高,在五岳之中也仅排第三位。但是自秦汉起,历代帝王都将泰山视为直通天地的地方,有功绩的帝王都会来泰山祭天。</P>
而碧霞祠,则是位于泰山极顶之南,天街东首,北依大观峰,是整个泰山最大的建筑群,用来举办这样的盛会,最是适合不过。</P>
一路上,碰上不少同样前往泰山参加文会的书生。</P>
刘珩听旁人和陈资、李贺堂打招呼,才知道李贺堂搞了半天原来是李维的弟子,也就是陆九渊正儿八经的徒孙。</P>
难怪这两人信誓旦旦,能带他去主会场了。</P>
待到上了山,已是临近中午。</P>
陈资、李贺堂出示了请帖之后,顺利的带刘珩进入了主会场。</P>
一入会场,那可真是泾渭分明。</P>
两派各做一边,已经有不少人都到了。正中间主位上,济南太守贺云舟还未到。</P>
主会场之外,还在不少院落里设置了分会场。分会场不做讨论,只做欣赏,主会场有什么新的辩论发言,都会有主会场的学府人员快速誊抄后,送到分会场供众学子学习品鉴。</P>
此刻,主会场之内的气氛还算融洽。</P>
读书人嘛,在忍不了之前,还是自当雅量。</P>
陈资、李贺堂二人先带刘珩去拜见李维。</P>
“你们来了。”李维向陈资、李贺堂二人点点头,看到二人身后跟着的刘珩,问道:“这位是?”</P>
刘珩上前行礼道:“并州刘珩,字子玉,见过先生。”</P>
“夫子,刘兄乃当朝刘中书之子,这次恰好进京路过济南,听闻有此盛会,想来观摩学习一下。”李贺堂在一旁解释道。</P>
哪知李维一听刘珩是刘煜之子,脸色竟是有些难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