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我们是否还在上海?”顾刚不解的问道。</P>
“是的”,陈先洲点了点头,“老顾,你想想,年前我们的两次行动给他们带来多大的损失,而且他们在大规模的调查之后又没有得到任何线索,换做是你的话,你能善罢甘休吗?”</P>
“显然不能”,</P>
“而且,项正其也是年前就来上海投降的的,为什么那个时候日本人不对他进行高调的宣传,而是等到春节后才大肆宣传的,难道是直到年后他才把肚子里关于第三战区的情报出卖给日本人的?”</P>
“这也是不现实的,想要让日本人感觉到他有价值,那么他第一时间就要给人家提供出有价值的东西,那他作为第三战区炮兵副司令,什么东西最有价值,当然是第三战区的军事部署”,</P>
“这才是他在汪伪和日本人面前进阶的最重要砝码,至于其他的情报,他可以温水煮鳖,慢慢吐,这都不要紧”。</P>
“哎呀,老陈,你就别这么这么一点点的分析了,直接说就过就行了”,作为陈先洲现在的搭档,曾经老熟人的李德林有些着急的催促着。</P>
云星则是开口说了句,“李队长别急,事情分析透了,我们才能找准方向,提高行动的成功率”,</P>
“陈老哥,你接着说,不急”。</P>
到了这个时候,云星对陈先洲的看法多少有了些转变,没错,作为复兴社时期老牌特务的陈先洲,还是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的,当初天津站的事情,说道根本就是他太轻敌了,觉得张云轩就一个汉奸商人,能有多大本事,所以最后落得一个兵败如山倒的结局,但是经过在总部这一年多时间的沉淀,此时的他已经彻底的沉稳了下来。</P>
所以在李德林和胡德珍介绍完现场情况之后,再结合自己对以前事情的了解,发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P>
就听陈先洲接着说道,“我也是在听胡队长说道那个中年胖子在今天事情的表现时候,我才想通的”,</P>
“给我的感觉所有的关键点就在这个胖子身上”,</P>
“胡队长在上海这么久了,都不认识他,而且很明显这个人在日本人那有着很强的话语权,这至少能够说明一点,这个胖子不简单,应该是刚调到上海时间不长”,</P>
“所有的一切都是在他到上海以后开始变化的,包括高调的宣传项正其,高规格的保护措施”,</P>
“所以我觉得他来上海,目的就是为了消灭我们,而车队的安排就是想确认我们是否还在上海”,</P>
“面对这样一个对手,接下来才是我们真正头疼的开始”。</P>
不得不说,陈先洲的这一番分析有理有据,不得不使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