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君明则臣直(2 / 2)

朱厚照却是只匆匆看了一眼,便又放下了,道:“下了朝朕会批复。”</P>

“皇上圣明。”户部尚书说了句套话,暗叹一声,缓步回班。</P>

…</P>

辰时初,朝了散。</P>

群臣有序离开奉天殿,步履轻松,今日之早朝比他们预想的还要和谐不少,新君还是较为稳重的,不再如之前那般浑身带刺。</P>

想来,未来君臣相处不会太僵。</P>

其实,他们也不想搞事,新君如果能维持弘治的执政理念,他们亦会向对弘治那般对新君。</P>

~</P>

御书房。</P>

朱厚照展开奏疏,认真阅读。</P>

一边,李东阳静候。</P>

好一会儿,朱厚照放下手中奏疏,问:“李卿可否说说,为何大明宝钞不方便花销?”</P>

李东阳拱了拱手,道:“延绥跟关外相邻,那地界儿……充斥着形形色色的人,关外蛮族亦常活跃在城下……皇上不要误会,蛮族不是来挑衅大明,只是做生意,他们的皮货物美价廉,在苦寒之地,将士们也非常需要这些东西,双方互通有无,都得到了实惠……”</P>

听完解释,朱厚照心中疑惑解开,问:“朕记得,茶马贸易是可以用大明宝钞结算的啊!”</P>

“是这样,可这只是局限于官方,私下……”李东阳忙道,“皇上,边关苦寒,将士辛苦,有些事实不宜上纲上线啊,若一刀切断私下买卖,恐……”</P>

“朕知晓利害。”朱厚照抬手下压,示意他稍安勿躁,“你继续说。”</P>

“是。”李东阳稍稍放松下来,“关外蛮族对宝钞的接受程度并不强,更喜欢用白银交易,连银票都不好使;</P>

当然了,宝钞也能交易,只是要付出高于白银的价钱才行,若皇上以同等价值的宝钞拨款,将士们会很吃亏,心中难免有些许怨言。”</P>

顿了顿,李东阳提醒道:“太上皇,宪宗皇帝,中宗皇帝都明言过宝钞不得滥印,除了以旧换新保证市场流通性,每年超发不得高于二十万两,如若财政不紧张,最好不要超发,弘治一朝就没超发一贯钞……”</P>

“五个橘子嘛,朕记事时就听皇爷爷说过了。”朱厚照打断他,有些不满,“李卿心忧国事的态度朕很欣慰,可把朕当任嘛不懂的少年……朕却不喜。”</P>

“是,臣记下了。”李东阳恭声称是,态度端正。</P>

朱厚照笑笑,对他的感官好了不少,招手道:“赐座。”</P>

一旁侍候着的张永忙搬来椅子,“李大人,请。”</P>

“谢皇上。”李东阳谢坐,心中轻松,就怕新君对他这样的老臣防备心太强,以至于无法沟通。</P>

只要保持理性沟通,别说什么新君都天然排斥,那朝局就不会有大动荡。</P>

现在看,新君并未如自己想的那般小心眼儿。</P>

虽仍有戒备心,却非听不得忠言。</P>

“皇上有暇可常去内阁指导臣等三人。”李东阳谦虚的说。</P>

朱厚照自然听得出弦外之音,含笑道:“谈不上指点,朕初登大宝,政务上的事还需向几位大学士讨教呢。”</P>

一朝天子一朝臣,这只是个笼统的说法,事实上,任何一位皇帝登基,都不可能把所有臣子换个遍。</P>

这不现实!</P>

既然内阁有主动靠拢之意,他自不会拒之门外。</P>

不过,朱厚照也不会因此就掏心掏肺,他还需考验、观察一段时间。</P>

“李卿与杨一清私交如何?”朱厚照抿了口茶,目光移向奏疏,装若无意的问了句。</P>

“君子之交淡如水。”李东阳说,继而又补了句,“臣确欣赏杨总督。”</P>

朱厚照愣了下,诧异地抬起头,不想他这么坦诚,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继续话题。</P>

李东阳坦然笑道:“为臣者,当以忠,君明则臣直,故臣敢知无不言。”</P>

朱厚照也笑了:“你这马屁拍的……嗯…,读书人就是不一样。”</P>

“……臣发乎真心。”李东阳道。</P>

“嗯嗯,朕相信。”朱厚照点头,心情舒缓不少。</P>

情况比他预想的好不少,至少不是所有人都是‘敌人’。</P>

两岁就被册立太子的朱厚照,从小接受的就是帝王教育,他熟读经史,帝王权术亦是没落下,深谙制衡之道,更知分而治之的妙用。</P>

“李卿对朕无需顾忌,有言但言无妨。”朱厚照笑道,“宰相肚里能撑船,何况朕这个一国之君?”</P>

“就如这宝钞、银两问题,若非李卿言明其中隐秘,朕还不知呢。”朱厚照笑着说,“这种态度很好,要保持下去,有言当谏。”</P>

“食君之禄为君分忧,进谏皇上是臣子的本分,只要皇上莫嫌烦就好。”李东阳含笑点头。</P>

“不烦,不烦……”朱厚照爽朗一笑,接着,晃了晃手中奏疏,叹道:“山..东、河..南似乎旱灾很频繁啊!”</P>

李东阳明白话中意味,沉吟了下,正色道:“皇上,山河四省多旱灾,这是数朝的实情了,江南地区倒是好很多。”</P>

似乎是怕这番说辞,不易取信于人,李东阳又道:</P>

“地方官儿或有私心,却绝不敢欺君,毕竟……是否有灾一查便知,这种事想隐瞒也隐瞒不了。”</P>

“嗯…,这倒也是。”朱厚照缓缓点头,拧眉道,“朕观历史……汉唐时期可未有此情况啊,莫非我大明独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