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这其中的道道儿你不懂(1 / 2)

朱允炆听他这么说,欲走的步子顿住,皱眉道:“有那么严重?”</P>

“当然啊!”李青苦笑:“现在各产业这么繁荣,靠的是什么?就是海洋贸易!”</P>

“一切都在围着海洋转,才造就了如此局面,一旦这个口子被扎紧,大家势必都没得赚。”李青叹道。</P>

朱允炆迟疑着说:“金陵生意难做,是因为有沈鑫这个巨富在,其他地方应该不会这么难吧?”</P>

“理论上是这样,但实则不然。”李青心累道,“事实就是富的地方受影响大,穷的地方更穷。”</P>

朱允炆不急着走了,转过身坐下,问:“师兄你有什么办法吗?”</P>

李青也跟着坐下,想了想道:“拉动内部需要。本来按着我的计划是,随着海上贸易的持续进行,百姓越来越富,不用刻意引导便能带动内需;</P>

但现在……小皇帝见钱眼开,一口咬下七成,市场会快速萎缩。”李青抿了口茶,满脸无奈,“这件事上小皇帝固执的很,不听我的啊!”</P>

张邋遢放下大典,幽幽道:“他不听也在情理之中,你的那个法子,对富绅更有利,一旦让其成长起来,皇权会被大幅度架空;</P>

人家是皇帝,自然要从自身角度出发。”</P>

“这个我是有考虑过的,并也做了一系列对策。”李青说。</P>

张邋遢嗤笑道:“但最保险的办法是不那么做,直接从根源上杜绝风险。”</P>

李青无言,事实确实如此。</P>

朱允炆沉吟道:“可以折中吗?”</P>

“可以,折中就是让利。”李青道,“贯彻富绅生产,朝廷采购、销售的策略,让利一部分给富绅,让产业维持下去,眼下的沈鑫便是如此,但皇帝不愿全方面推广。”</P>

“为何?”</P>

“因为钱呗。”李青哭笑不得的说,“他要是想让利,之前也不会一口吃下七成了,这就是个无解的难题。”</P>

张邋遢不以为然:“其实我倒觉得这样没什么不好的,正如你所说,现在的繁荣都是靠海上贸易支撑的,并不是大明应有的表现。”</P>

“啊?这……”李青疑惑道,“这话怎么说?”</P>

“这是赖着人家,不是大明自己的。”张邋遢道:“俗话说,靠山山倒,靠人人跑,靠谁也不如靠自己,小皇帝搞这么一手,只是回归本质而已,莫把虚假的繁荣当永恒。”</P>

你思想太落伍了……李青没敢说出来。</P>

朱允炆颔首道:“别说,师父这么一说,我也觉得如此,靠谁不如靠自己。”</P>

你这两面三刀的家伙,昔年就是前脚听完我的,后脚又听齐方黄,一点主心骨都没有……李青在心里吐槽着师徒俩。</P>

“青子,你也别太心忧,海洋贸易只是重新划分了市场份额,又不是全面禁海,哪有你说的那么严重啊。”张邋遢伸了个懒腰,“只要海外需求没减少,大明供给便会跟上,只要供给跟上,产业就不受什么影响。”</P>

李青一怔,缓缓点头:“别说,师父你这么一说……”</P>

呃…自己咋成师弟了?李青改口道:“是有那么一点道理。”</P>

“就一点儿?”</P>

“就一点儿。”李青点头,分析道:“总量没变,但市场配套乱了啊,这其中道道你根本不懂,我给你说……哎呦,你咋打人呢?”</P>

张邋遢哼哼着起身,道:“来来来,过来,来陪为师练练。”</P>

“……你看你,我就说几句实话,你咋还急眼了呢。”</P>

“谁急眼了?”</P>

“没,谁都没。”李青连忙赔不是,然后拉上朱允炆就往外走,“师弟我给你说,有些产业可以抛,有些产业不能抛,这其中的道道儿你不懂……”</P>

“师兄,师兄你慢点儿,我年纪大了,跟你可比不了。”朱允炆上气不接下气的说。</P>

“没看师父要揍我吗?”李青语速极快,“你是没挨过打,这其中的道道儿你不懂。”</P>

朱允炆苦笑:“道道儿我是不懂,但师父打的是你,你拉我也没用啊。”</P>

“我这不是尝试,用你唤醒他的长者慈爱嘛。”李青一边说,一边往后瞅,见小老头没追来,他这才停下步子。</P>

你可真是我的好师兄……朱允炆好一阵儿喘。</P>

“师兄,我不是当年的我了,可经不起你这么折腾。”</P>

李青悻悻道:“你呀,还得练,师兄这是锻炼你身体呢,为你着想。”</P>

“……我都七十了。”朱允炆满脸黑线,拄着拐一晃一晃的走到一旁石凳坐下,“师兄,真要抛售大半产业?”</P>

“抛了吧。”李青道,“留下几个地段好的酒楼、铺子就成,其他的全抛了,现在卖还来得及,以后怕是想买都卖不出去了。”</P>

“成吧。”朱允炆叹了口气,“师兄,你有办法拉动内需吗?”</P>

“难啊!”李青叹道,“一直以来,百姓都在生存线上挣扎,所以屯粮食、存钱是刻在骨子里的观念;</P>

若是民间海上通商持续进行,久而久之,这种观念便会冲淡;</P>

就比如这两年沈鑫大规模撒钱,百姓挣了钱,会舍得拿出一小部分改善生活,再拿出一小部分添些物件,但这个比例不会超过一半。”</P>

朱允炆接言道:“师兄的意思是百姓赚的少了,花销自然会紧锁,从而导致各产业不景气?”</P>

“就是这样。”李青点头:“其实师父说的有一定道理,但问题是朝廷入局,和民间自由发展,不是一码事;</P>

百姓畏惧官府远大于信任,民不与官斗,也不愿与官牵扯,这个观念同样深入骨髓,难以改变。”</P>

朱允炆抓了抓头发:“他咋就那么小气呢?”</P>

“谁说不是呢。”说起这个,李青也来气,不过他多少能理解。</P>

——财政大权,是皇权重要的组成部分。</P>

“唉……若单是如此也就罢了,大明现在不缺粮食,也没禁海上贸易,他这么做影响并不算太大,无非就是百姓生活品质下降,经济下行一些。”李青叹道,“问题是百姓淳朴,但富绅可不是省油的灯,尤其是官绅。”</P>

“又要出乱子?”朱允炆问。</P>

“必然的。”李青点头:“但具体是什么乱子,我也说不好。”</P>

朱允炆雪白的眉头拧在一起,满是沟壑的苍老面容更是皱成了抹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