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临别赠言(2 / 2)

“是朕的过失。”</P>

“不,和皇上无关。”杨士奇摇头,“是臣的问题!”</P>

顿了顿,又道:“不过,即便没有臣,情况也不会好到哪去,皇上你且听臣说完。”</P>

“嗯,你说吧。”朱祁镇颇为宽容。</P>

杨士奇作为数朝重臣,他的临别赠言,朱祁镇相当重视。</P>

“历朝以来,数大明的官员最苦。”杨士奇道:“皇上或许以为,官员俸禄足够生活开销,但实际上…够使,但绝不富裕;</P>

当然,这和俸禄也没多大关系,即便再涨一倍,官员该贪还是贪。”</P>

“那和什么有关系?”朱祁镇问。</P>

杨士奇认真道:“权力。”</P>

“汉唐士大夫权柄之高,甚至能和皇帝叫板!”杨士奇说,“直到宋朝,皇权才得到有效加强,但…很有限;</P>

这也是历朝皇帝与士大夫共天下的原因,不是他们不想巩固皇权,而是他们做不到。”</P>

朱祁镇生下来就按作继承人培养,熟读经史,并未反驳杨士奇的话。</P>

只是道:“我大明做到了,太祖做到了。”</P>

“是啊!”杨士奇点头:“太祖雄才伟略,但太祖靠的不仅是雄才大略。”</P>

“还有什么?”</P>

“契机!”</P>

朱祁镇不解,“说下去。”</P>

“自秦始皇六合一统,无论是汉推翻秦,还是唐推翻隋,亦或终结乱世的宋太祖,他们都没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洗牌,因为他们的前任皇帝都是汉人;</P>

直到蒙古入主中原,前元残暴,却也真正打击到了世家大族,而元末的乱世,更是将世家打入深渊;</P>

这才是大明皇权超越历朝的原因!”</P>

“字字珠玑。”朱祁镇评价。</P>

杨士奇继续道:“世家想要重新恢复昔日巅峰之心不死,君臣争斗亦不会停止;</P>

太祖、太宗都是铁腕皇帝,他们有怨也只能忍着,仁宗懂得宽仁,宣宗懂得制衡,这才维持住了局面,</P>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放弃了,事实上,争斗从未停止过,只是被他们压住了而已;</P>

皇上幼年登基,无法震慑到群臣,这才是大明衰落的原因所在。”</P>

朱祁镇点头。</P>

杨士奇继续说道:“或许在皇上眼中,臣就是个不折不扣的权臣,甚至奸臣,但臣想说的是,若换了于谦执掌大权,非但不会更好,只会更糟,又或许他连自己都保不住!</P>

无他,那些人被前几任皇帝压得太惨了,若不妥协,绝对会出大乱子!”杨士奇道:“比如皇上您刚登基那会儿,京师流言四起,称太皇太后要迎襄王入主大内;</P>

其目的,可不止是为了离间您和太皇太后的关系,是真有人想那么做;</P>

是臣和杨荣、杨溥稳定住了局面!”</P>

“是,你们是稳住了局面。”朱祁镇冷笑点头,“可你们妥协的未免太多了吧?”</P>

杨士奇默然。</P>

许久,他方才苦涩道:“到了后来,已是身不由己。”</P>

顿了顿,“恕臣斗胆,臣有肺腑之言想赠予皇上。”</P>

“你说。”</P>

“历任帝王,单论权术制衡,无人出先帝其右,也只有先帝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制衡、治世两不误。”杨士奇说,“还望皇上能效仿先帝,再创大明之巅峰。”</P>

朱祁镇对此深表赞同:“朕必效法先皇。”</P>

“如此,臣就放心了。”杨士奇长长一揖:“臣…退了。”</P>

朱祁镇走上前扶起他,轻声说:“好好生活。”</P>

“臣…遵旨。”</P>

这一刻,两人仿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君臣。</P>

~</P>

杨士奇走了,临走这天,除了杨溥,无一人为其送行。</P>

所有人盯着杨士奇的位置,双眼放光。</P>

新一轮权力角逐,就此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