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朱橚眼中的大明(2 / 2)

和锦衣卫调查的情况相结合,能让他对未来的施政方向,有更清晰的认识。

总结起来其实就四个字休养生息。

——

陈景恪得知自己徒弟回来,已经是下午了。

今天正好是他休沐,就躲在家里看书。

正看的入迷,就听有人说道

“老师,别来无恙乎。”

陈景恪疑惑的抬起头,待看清来人模样,惊喜的道

“周王?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朱橚先是见礼,然后解释道“上午才到京城,和我爹娘他们聊了一会儿,就过来找您了。”

陈景恪高兴的道“快坐快坐……”

然后抱怨道“哎,老高你也真是,竟然不通知我,我也好出门迎接。”

门房老高赔笑道“老爷这您可怪不了我啊,是周王不让我通知您,我哪敢不听他的啊。”

朱橚也笑道“老师您就别怪罪他了,是我不让他通知您的。”

“弟子登门,哪有让老师迎接的道理。”

陈景恪顺势说道“倒显得我小气了,老高你回去吧,下次记得通知我。”

等老高离开,师徒俩才开始寒暄起来。

依然是朱橚讲述一路见闻,不过这次他讲的主要是医术方面。

都和哪些名医交流过,见过哪些奇怪的病人,最后学到了什么。

并且还把遇到的一些疑难问题拿过来求教,比如一些奇怪的病症。

陈景恪根据自己前世所学的知识,一一给出了解答。

就算不能给出肯定的答复,也会给出几个方向去判断。

这种博闻多识,让朱橚无比的敬佩。

以前他自己学识短浅,只是觉得陈景恪医术高明,却并不知道具体有多高。

现在自己就是名医了,游历天下进一步增长了见闻。

知道大部分医生的水平,也了解自己的水平在哪。

反而愈加能感受到,陈景恪医学功底的深厚程度,简直深不可测。

于是他发自内心的说道“老师不能专注于医学,实在是医学界莫大的损失啊。”

陈景恪笑道“所以我才将医术传授给你啊,不要让我失望。”

朱橚认真的道“是,弟子一定不会让老师失望的。”

之后他又继续讲起一路见闻,不知不觉将话题扯到了医疗方便

“民间太缺郎中了,县城还好一点,乡村治病基本全靠神婆神汉和游医。”

“这些人普遍不通医术,只知道一些简单的草药知识,病人能不能被治好全看运气。”

“百姓生小病靠熬,生大病靠命……每年因此酿成的惨剧不知凡几。”

“而且每个地方的郎中,对医术的认识和了解也完全不同。”

“甚至相邻的两家医馆,对同一种病的认识以及治疗方法完全不同。”

陈景恪很是欣慰,伱终于注意到这个问题了,于是问道

“你可知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

朱橚说道“缺少交流,各郎中敝帚自珍,不肯将医术传授给他人。”

“若大家都能如老师一般杜绝门户之见,医术定能更好的发展。”

“郎中的数量和质量都会有长足的进步。”

陈景恪不置可否,继续问道“那你可知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朱橚惭愧的道“弟子不知,所以才来请教老师。”

陈景恪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继续问道

“你这次回来有何打算?等殿下继位,继续出去游历?”

朱橚摇摇头,说道“不,短期我不准备外出了。”

“我准备编写一本医书……也不能叫医书吧,就是为百姓介绍一下哪些野草可以食用,如何食用。”

“顺便趁此机会梳理一下我的医学知识。”

陈景恪心头一震,想到了救荒本草,兜兜转转这本书还是要问世了吗?

面上却装作若无其事的问道“哦?为何要编写一部这样的书?”

朱橚脸上带着哀伤的说道“这些年我去过许多地方,就算是富庶之地的百姓,也是半粮半野草度日。”

“逢灾年更是草根树皮都吃光……”

“偏远地区的百姓最是凄惨,即便是风调雨顺的年景,都普遍食用野菜。”

“我见过太多百姓,因为不懂的识别野菜被毒死。”

“所以想编写一部书籍,将可食用的野菜总结在一起,给百姓一点帮助。”

即便已经在历史上知道了缘由,此时听他亲口述说,陈景恪依然动容不已

“好,好,好,你有如此悲天悯人之心,我很欣慰。”

“去做吧,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尽管说。”

见自己的想法得到支持,朱橚非常高兴

“老师医学功底深厚,见多识广,想必一定知道很多可以食用的野草野菜。”

“不知可否劳您将这些东西写下来……”

陈景恪想了想,说道“自然可以,但很多植物少量食用并无大碍,多吃则有毒。”

“有些植物有毒,但制作得法也是可以食用的。”

“具体如何,就需要你自己一点一点去验证了。”

朱橚说道“老师放心,我会在王府的庄园里专门划出一块地,种植各种野草野菜,摸索食用之法。”

陈景恪点点头“如此最好。”

他知道救荒本草的大致内容,也知道很多可以食用的植物。

但并不准备直接告诉朱橚,或者说不准备全部告诉他。

原因很简单,培养朱橚搞科研的能力。

而且朱橚是有自己的小团队的,这一次培养的不只是他一个人,连带着整个团队一起培养了。

陈景恪自己已经没有精力去研究医术了,只能将此事寄托在朱橚身上。

这时朱橚再次问回最初的那个问题“老师,不知方才那个问题,您可有解决的办法?”

陈景恪颔首道“有一些想法。”

朱橚惊喜的道“我就知道您一定有办法,不知是何法?”

陈景恪说道“其一编写一部医书,将常见的疾病和治疗方法写下来,推广天下。”

“地方上的土郎中,只要略懂一些医术能识字,就可以按照医书来治病救人。”

朱橚连声说道“这个方法好,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陈景恪继续说道“其二,开馆授徒,仿照书院开办专门的医学院,批量教导学生。”

朱橚迟疑的道“这……医术高深,自古就是师徒带,这种大规模授课恐难以学精。”

陈景恪说道“我们现在要解决的是有无的问题,懂吗?”

“只要他们能照方抓药,治疗常见疾病就可以了。”

“至于疑难杂症……我们可以从医学生里遴选有天份的学子,跟着我们深入学习就可以了。”

朱橚喃喃的道“先解决有无……先解决有无……是啊,我怎么就糊涂了呢。”

“民间缺的不是神医,而是能治疗常见疾病的郎中……”

“谢老师指点,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