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豆子虽然没有再多说一个字。</P>
但对张玲来说却已经说了很多!</P>
这么多年来。</P>
她一直因为父亲严于律己的教育理念心存怨念很久了。</P>
但在当下这个充斥着自私自利的社会大环境里。</P>
父亲的理念往往都会被像她这样自私的人视为好欺负。</P>
表面上看张玲是在抱怨父亲。</P>
实际上她在用这样的方式心疼父亲。</P>
如:</P>
父亲若欠了别人的钱。</P>
总是想方设法的也要尽快的把钱给还了。</P>
而当别人欠了父亲的钱。</P>
父亲又总是设身处地的为对方着想。</P>
生怕对方困难没有解决。</P>
即便自己急需这笔钱。</P>
也不愿意主动开口提出让对方还钱。</P>
更为可笑的是有人竟利用法律漏洞。</P>
认为父亲三年没有向他提出要钱就觉得这笔钱不用再还了。</P>
张玲不得不说在法律条款中设置出这一条的人。</P>
绝对是那种不要碧莲老赖。</P>
看看如今欠钱不还能够到处嚣张做人。</P>
要账的人都快卑微到泥土里的社会风气。</P>
想必通过类似这种法律条款的那群人必定居心不良。</P>
正如:</P>
一个人一生中最大的敌人。</P>
永远不可能是来自外界的某个虎视眈眈的人。</P>
而是不能做到严于律己的自己。</P>
国家亦如此!</P>
父亲这样的人。</P>
往往都会被社会上那些自私自利的人认为好欺负。</P>
所以但凡有困难了就会首先想着来父亲这里揩一点油。</P>
只要度过危难。</P>
曾经在父亲这里揩油的人。</P>
完全忘记了自己如何度过了困难时期?</P>
忘恩负义的还到处宣扬诋毁父亲的傻。</P>
张玲听过太多忘恩负义的话语了。</P>
每一次听。</P>
她的心都在滴血。</P>
即使父亲知道那个人就是忘恩负义的混蛋。</P>
只要那个人有了困难找上门。</P>
父亲还是毫不犹豫的选择继续帮助对方度过困难。</P>
这便是令张玲一直都很心疼的父亲。</P>
不断的在此间一直循环往复。</P>
就像是在用他执着的实际行动来感化那些忘恩负义的混蛋。</P>
只是张玲所看到的混蛋并没有被父亲所感化。</P>
反而更加变本加厉的嚣张了。</P>
父亲犹如一个瞎子在黑暗中依旧点亮一盏明灯。</P>
即使被那些忘恩负义之人嘲笑他就是一个傻子。</P>
也依旧无怨无悔的继续执着的做自己。</P>
因为小豆子的一声“爸爸妈妈”。</P>
父亲仿佛是看到了张玲小时候的模样。</P>
也如小豆子一般叫着他“爸爸”。</P>
恍然间。</P>
他就像是重新回到了过去。</P>
那个虽然日子过得很拮据。</P>
但是脸上总是能够浮现出灿烂而真诚笑容的过去。</P>
父亲并不是不愿意相信张玲。</P>
那是因为父亲知道张玲这孩子的自从步入社会之后就变得心思太沉!</P>
不管什么事情都选择默默的独自承受。</P>
很多次他都看到张玲不知因为什么事情?</P>
一个人在深夜大家都熟睡的时候躲在卫生间抹眼泪。</P>
可当他尝试性的询问张玲最近有什么难事?</P>
张玲总是伪装出灿烂的笑容说“没事”。</P>
知女莫若父!</P>
父亲养育了张玲几十年。</P>
心知张玲向他说谎时总是习惯性的强调她说的都是真的。</P>
但父亲知道张玲这孩子要强。</P>
不习惯向别人表现出自己的软弱。</P>
自从张玲成年以后。</P>
即便是在父亲的面前。</P>
张玲也不愿意表现出来。</P>
她认为一个人真正的长大就是脱离父母的庇护。</P>
更是要反过来成为父母的守护神。</P>
因为张玲真的理解父亲一个人把她从小拉扯大的不容易。</P>
他们父女俩都深爱着彼此。</P>
只是自从张玲步入社会工作以后。</P>
张玲为了报答父亲的养育之恩。</P>
让父亲能够过得上一般人都会羡慕的日子。</P>
为了勇于承担起家庭的重要职责而努力工作。</P>
不管工作中遇到何种困难?</P>
她都会选择勇敢的面对。</P>
即使在工作中遇到了各种困难与流言蜚语。</P>
多少个日夜让她几乎徘徊在崩溃的边缘。</P>
她都选择了勇敢的独自面对。</P>
所以张玲与父亲二人本来是没有任何矛盾的。</P>
目的都是为了让这个家尽自己最大努力过得好一些。</P>
只是唯一的弊端就是张玲总是疲于奔命的努力工作。</P>
忽视了父女俩真正意义上的开怀畅谈。</P>
当然!</P>
在张玲的内心中也确实有过多次尝试。</P>
只是父亲张鹏天已经变成了一个非常奇怪的倔老头。</P>
每当张玲主动尝试性的要与父亲谈谈时。</P>
父亲总是保持怀疑而敌对的口吻。</P>
如吵架一般没说三句就不欢而散。</P>
但如果是父亲主动教育张玲的时候。</P>
父亲总是能表现出无尽的耐心。</P>
很多次!</P>
张玲试图让父亲拿出教育她的耐心听她说几句话。</P>
而父亲总是倔强的质问张玲:</P>
“你这是打算反过来教育老子?”</P>
紧接着就是各种谩骂张玲是“逆女”、“不孝”等类似的话语。</P>
张玲可不想莫名的背上如此骂名。</P>
只能灰溜溜的选择作罢。</P>
此时。</P>
小豆子在父亲的耐心开解教育之下展开了笑颜。</P>
看来父亲在教育孩子方面有着绝对的天赋。</P>
这点毋庸置疑!</P>
从而说句自恋的话语。</P>
自从有了父亲的教育。</P>
她张玲才能成为街坊邻居们长辈们眼中别人家那位优秀的孩子。</P>
这是值得她自豪的!</P>
也是因为父亲的教育。</P>
李想最终还是选择乖乖的等小豆子吃完早饭。</P>
然后亲自送小豆子去上学。</P>
而张玲则再没有了一点儿选择。</P>
只能被父亲拉着如找老中医检查一下身体。</P>
前街老中医诊所门口。</P>
果真如父亲所说早就排起了队。</P>
还好人数不多。</P>
张玲前面已经排了十几人。</P>
当看着身后的病患排的人越来越多。</P>
她明显于心不忍了。</P>
觉得自己没病来这里就是在浪费正经病患检查身体的宝贵时间。</P>
从而令她的内心无比的煎熬起来。</P>
于是张玲鼓起勇气再次向父亲承认自己真的没病。</P>
显然!</P>
第一次承认的最佳机会已经过去了。</P>
这一次的承认却让父亲理解成张玲怕看医生的可笑行为。</P>
所以才毫不留情的当着外人的予以拆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