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你可知错(2 / 2)

替身男友扶正记 邺舜 2684 字 2024-03-28

张玲心中有点儿不是滋味的说:</P>

“哦,是吗?”</P>

班主任老师斩钉截铁的说:</P>

“是的。”</P>

张玲震惊的看着眼前的女人。</P>

她没想到小豆子的班主任老师如此直白。</P>

刚表达的那些番话中几乎每一个字都透着对李想浓浓的爱意。</P>

但也同时反映出这个老师是率真坦诚的。</P>

所以相对上官傲雪之流的女人。</P>

张玲更喜欢这个老师。</P>

她微笑着点头接受了班主任老师的提醒。</P>

小豆子同样也看到了班主任老师的脸上也洋溢着笑容。</P>

莫不是班主任老师没有对妈妈说关于她的坏话?</P>

想到这里。</P>

小豆子心中充满了好奇的问:</P>

“妈妈,老师刚才都对你说了什么?”</P>

张玲也是从学生过来的。</P>

自然是明白小豆子问这句话的用意。</P>

于是她带着几分严肃之态挑逗着说:</P>

“小豆子,你可知错?”</P>

错!</P>

犯了什么错?</P>

小脑袋瓜开始拼命的回忆着近日在学校发生的特别事情。</P>

无非是帮阿霜出点子把不让她进教室门的老师给举报了。</P>

说是老师体罚学生。</P>

听说那个老师因为阿霜的举报,正面临着被开除教师资格的惩罚。</P>

阿霜也因此被很多同学拥护着当了一把“英雄”。</P>

所以阿霜不管走到什么地方,都有学生为她竖起了大拇指。</P>

小豆子自认为这件事只要阿霜不说。</P>

这世界上恐怕再不可能有第二个人知道了。</P>

想到这里。</P>

小豆子满脸不确定的问:</P>

“妈妈,你真的觉得小豆子做错了吗?你要是这么觉得,那么小豆子就认错。”</P>

小豆子的话瞬间引起了病房里两大人的浓厚兴趣!</P>

仿佛就像是心灵相通的双胞胎姐妹一般异口同声的说:</P>

“说吧。”</P>

话音一落惊讶的目光重新交汇。</P>

有种至亲好友久别重逢的喜悦感涌上心头。</P>

小豆子看着她们会心一笑。</P>

她越发感到了心惊胆战。</P>

开始深度怀疑一定是阿霜背叛了她们的友谊。</P>

此时。</P>

探究阿霜的背叛有意还是无意已经没有了意义。</P>

小豆子觉得当家长与老师统一了战线。</P>

那么吃亏的只有她这个悲哀的学生。</P>

于是她灵机一动装委屈的努着嘴摇头说:</P>

“你们想让小豆子说什么呢?我有点不明白啊!”</P>

这么说就是想确认一下老师知道了多少?</P>

免得她一个不小心供出太多消息。</P>

反而会把自己装了进去。</P>

至此!</P>

可能是张玲对小豆子的深厚母爱作祟。</P>

所以见不得小豆子受到委屈的模样。</P>

她已经动摇了继续挑逗小豆子心。</P>

而一旁的班主任老师却及时拦住了张玲。</P>

老师的脸上浮现出浓烈的严肃认真感说:</P>

“小豆子,说什么你会不知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与阿霜之间的那点儿事情。现在勇于承认错误依旧还是好学生。”</P>

班主任老师知道小豆子与阿霜是最好的朋友。</P>

也是了解阿霜一直都算是问题孩子。</P>

阿霜上学很少规规矩矩的着装,不是反穿校服,就是把奇装异服穿进校园;</P>

还像个男孩子一般,总是和男孩子打架;</P>

上课的时候,不是在课堂上公然睡觉,就是调皮捣蛋的扰乱课堂纪律。</P>

……</P>

在班主任老师从阿霜做的这些事中分析。</P>

阿霜是一个行事简单的人。</P>

怎么想都做不出假冒父母举报老师的事情来。</P>

当然!</P>

这些想法自然不可能对张玲提起。</P>

毕竟身为父母都不愿意承认自己养育的是一个坏孩子。</P>

谁要是轻易触碰了这个底线?</P>

那无疑是在找骂。</P>

班主任老师可不会头铁的非要这么说。</P>

对!</P>

这个举报就是随便寻找的陌生人假扮父母做出来的。</P>

更令班主任老师费解的如此举报竟然成立了。</P>

因为那些管理者经过调查发现老师确实存在体罚学生的事情。</P>

班主任老师那个将要被开除的老师开脱罪名。</P>

她们更不是亲友关系在袒护。</P>

只是同样从事教育行业。</P>

班主任老师深知那个将要被开除的老师是一个有责任心的老师。</P>

只是这份责任心,被如今别有用心之人,用人道文化给彻底击败了。</P>

一个人道文化把自古有着崇高地位的老师打压的彻底没了地位。</P>

换句话说,老师甚是都不敢言语过激的教育孩子。</P>

把学校整的就像是大型托儿所。</P>

老师整成了照顾孩子的保姆帮佣。</P>

因为只有保姆帮佣才没有资格对主家指手画脚。</P>

体罚学生。</P>

这应该算是新时代延伸出来的词语。</P>

为何会延伸出这个词?</P>

还是因为从西方某国引进来的几百年历史的人道文化。</P>

认为就算是老师也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权。</P>

说到这里就必须要提起儒家的代表人物荀子。</P>

他关于“人性”很明确地提出过:</P>

人性本恶。</P>

荀子之所以要提出“性本恶”的思想,其实也是为了找到遏制人性之“恶”的理由。</P>

孩子,更是一个很难明辨是非观的时期。</P>

同样,也是为孩子塑造好的三观的最佳时期。</P>

若这个时期不能把人性之“恶”的想法及时扼杀在摇篮里。</P>

那么孩子的人性之“恶”就会影响孩子的一生。</P>

按照传承了千年的儒家“教育”思想。</P>

最是需要父母与老师的“教育”。</P>

这里最是推崇的是老师“教育”。</P>

因为很多父母并没有渊博的学识。</P>

所以一般只能做到赋予孩子生命与承担养育的责任。</P>

这个时候最是需要一位好老师来承担教育责任。</P>

因为好老师往往能够开启一个人的第二次生命。</P>

这就像是古代的老师。</P>

家长要是能请到敢动手教育孩子的老师。</P>

那必定会千恩万谢老师的尽职尽责。</P>

不,不用古代!</P>

张玲能清楚的记得自己在上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P>

有班主任老师当着调皮学生家长的面打学生手掌心。</P>

五公分厚的柳木戒尺。</P>

打在手心真的很疼!</P>

学生家长不但不生气,反而还高兴的大喊“打得好”。</P>

因为学生家长学问不高。</P>

自知教育不来孩子。</P>

也是因为到处奔波着忙于生计。</P>

根本没时间好好教育孩子。</P>

遇到有责任心的老师替他们教育孩子怎么能不高兴?</P>

当然!</P>

这里并不是在倡导棍棒教育。</P>

要知道合理的范围的惩戒孩子的顽劣。</P>

才能让一些自控能力差的孩子明白是非对错。</P>

从而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P>

一味地纵容最易让孩子在错误的道路上彻底迷失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