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并非如此,咱们现今这位英明神武的圣上行事向来注重实事求是,一切都会根据具体情况来做决策。</P>
而目前的实际状况便是明朝军队难以战胜金国那帮如狼似虎的八旗军,此时此刻敌我双方均需要一些时间来喘息调整。</P>
金国大汗皇太极主动提出议和请求,恰好符合圣上心意。</P>
毕竟大明朝内这会儿同样暗流涌动、动荡不安啊!</P>
尤其是位于陕西一带的民间叛乱愈发严重起来。”</P>
言及此处,那位商人突然将手中握着的鱼竿随手一扔,或许这鱼塘中的鱼儿早已被投喂得饱饱的,即便是挂着诱饵的鱼钩亦无法令其上钩。</P>
于是商人也不想装模作样,在那里装姜太公稳坐钓鱼台了。</P>
紧接着,商人转过身来,露出庐山真面目——此人竟然是来自京城的锦衣卫千户沈炼!</P>
自他踏出山海关的那一步起,便如同坐上火箭一般平步青云,官职由原先卑微的总旗径直擢升至令人艳羡不已的千户之位。</P>
如今,沈炼身负重任,担任锦衣卫驻盛京分站的头目,其代号唤作\"渔翁\"。</P>
沈炼看着李延庚,态度诚恳地说道。</P>
“话又说回来,子仁兄啊!</P>
你千万不要误会,我并不仅仅因为你是李永芳之子才对你另眼相待。</P>
事实上,你的才华与能力并非源自于你的父亲。</P>
在我眼中,甚至在整个朝廷看来,你就是独一无二的李延庚,与李永芳毫无关系。</P>
关于刘兴祚反正一事,其中你付出了多少努力和心血,我心里可是清清楚楚的。</P>
这些贡献大家也都有目共睹,毋庸置疑。</P>
所以,希望你能明白,我对你的认可完全是基于你个人的才干和品德。”</P>
“这些我都知道,可你能不能告诉我,我究竟何时才能重返大明?”</P>
李延庚此时仿佛情绪激动起来,声音略微发颤,带着些许哽噎向沈炼发问。</P>
沈炼默默无言,心中暗自思忖。身为一名潜伏者,从锦衣卫以及皇帝的立场出发,他固然期望李延庚能够长久地充当间谍角色,源源不断地将情报传递回大明。</P>
然而,经过这一个多月的相处,沈炼深切感受到李延庚不仅才华出众,更是一位忠心耿耿、热爱国家之人。</P>
在这片充斥着豺狼虎豹的辽东之地,李延庚宛如一股清澈的溪流,独树一帜。而沈炼与他也迅速结下深厚友谊。</P>
“能否告知我,你大约自何时起,对金国心生厌恶,甚至连自己的生父也一并反感呢?”沈炼继续追问道。</P>
“此事有如此要紧吗?”李延庚回应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疑惑。</P>
对我而言,此事至关重要。</P>
坦率地讲,我不过是区区一个锦衣卫千户罢了,根本无权决定你的命运和去向。</P>
然而,我能够将你的具体情形如实呈报上去,交由我们的指挥使田大人定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