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徐光启后面的尾巴(2 / 2)

但爱卿能用汉字,将它们完整形象地展现给明国人看。</P>

那就已经很了不起了。</P>

几何、直角、平行线这些词语可都是,徐爱卿你发明的。</P>

朕也认可泰西那边,所说的世界是圆球的说法。</P>

地圆说,日心说,还有地球有经度纬度的划分。</P>

就这一件事,徐爱卿已经站在了,大明朝所有人的前面。</P>

放心,大胆引进泰西的学说着作就是。</P>

朕不会像某些人架起火堆,焚烧真理的。”</P>

说到这里,崇祯看看还在外面,等候召见的三个西洋传教士。</P>

他忍不住调侃了一下,天主教的黑暗统治。</P>

崇祯的话,又让徐光启小小惊讶一把。</P>

没有想到远隔万里,皇帝居然知道教廷的黑暗。</P>

“你翻译泰西学说着作的事情。”</P>

讲到这里,崇祯又停顿了一下,他在思考最好的总结词。</P>

随即他想到了,看着徐光启,语带深情地说道。</P>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P>

崇祯的这句话,站在君王的角度上,已经是最高的赞誉了。</P>

万历和天启可没有,对徐光启说过这样的话。</P>

至于泰昌帝,只做了一个月的皇帝,泰昌帝那是没机会说。</P>

给泰昌帝机会,也不会说。</P>

此刻的徐光启已经是老泪纵横。</P>

他实在没有想到。</P>

在百官之中已经成为异类,就连自己的亲弟弟都唾弃的他。</P>

会在崇祯皇帝的心目中,有这么高的地位。</P>

徐光启心中百感交集。</P>

他想用下跪表达自己的激动情绪,可崇祯还在把着他的胳膊,让他跪不下去。</P>

徐光启想用一双饱含真情的双眼,直接望着崇祯,又恐亵渎了圣颜。</P>

一时之间,徐光启无处宣泄自己的情感。</P>

憋得这位花甲老人,只能一个劲哆哆嗦嗦地说。</P>

“臣汗颜。</P>

臣汗颜啊。</P>

臣汗颜无地啊。</P>

陛下这么高的美誉,臣愧不敢当。</P>

臣所做的事情,不过是闲暇时间的一点志趣爱好。</P>

哪里会想到,会得到陛下的赞美。</P>

臣······”</P>

徐光启后面的话,已经说不下去了,直接哭了个稀里哗啦。</P>

那泪水中有委屈、有释然、有感叹、更有老骥伏枥的振奋。</P>

“当得,怎么当不得?</P>

往后咱君臣之间的日子,还长着呢。</P>

朕会考虑徐爱卿年岁已高,给你配足助手,慢慢给你加担子的。”</P>

年纪,这是崇祯对徐光启唯一的隐忧。</P>

记忆中,徐光启太老了,身体也一般,偏偏还是一个愿意操心付出的命。</P>

好像在崇祯年间,活不了几个年头。</P>

“好了,徐爱卿。</P>

你和孙爱卿先找地方坐下。</P>

喏,就坐第一排吧。”</P>

安顿好徐光启师徒俩。</P>

崇祯又依次让李之藻、王徵、茅元仪、徐宏祖,还有三个传教士汤若望、邓玉函、毕方济进来。</P>

对于他们七人,崇祯自然不能厚此薄彼,自然是一个个嘘寒问暖。</P>

或是问问最近的近况,了解研究的什么学问。</P>

或是对谁进献的着作,大喜过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