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被包了饺子的蒙古牧民和魏厂公差强人意的工作报告(2 / 2)

琉璃窗是崇祯平日里,让工匠们研究出来的。</P>

他不亲自上手,只是给了一点指导意见。</P>

成品还行,自然是比不上旧时空的现代玻璃。</P>

琉璃窗有点浑浊,有点气泡,有点茶色彩。</P>

不过还是能勉强,看到外面,具备一定的采光条件。</P>

最起码比纸糊的窗户强多了。</P>

这就很好了,崇祯很容易满足的。</P>

魏忠贤老胳膊老腿的,已经在炕下面跪了一会了。</P>

还是没有等来,崇祯的回应。</P>

他早就念完奏折了,屁股撅的老高,就等着崇祯喊,魏大伴平身。</P>

可惜左等右等,没等来。</P>

不能再这样了。</P>

再跪着,魏忠贤可能腿麻了。</P>

到时候,想起来都起不来了。</P>

魏忠贤必须赶紧,请求外援。</P>

他趁着崇祯,观赏着窗外大雪的空当,环顾屋里的其他人。</P>

他要尽快找到可靠的盟友。</P>

这间不大的暖阁里里,现在除了崇祯皇帝和他。</P>

还有五个人。</P>

首先是军机处两位大臣李邦华和倪元璐。</P>

这两货坐在暖阁里,唯一的一张桌子后面,和太监宫女们离得能有多远就有多远。</P>

摆明了楚河汉界,井水不犯河水。</P>

这两人不说嫉恶如仇,也是和嫉恶如仇的东林党没什么两样。</P>

求助他们,魏忠贤还不想死得那么难看。</P>

接下来就是贴身女史曹静照,她离皇爷最近。</P>

也是最近比较得宠的人,崇祯做什么事情都要带着曹静照,另一个常带着的人就是王承恩。</P>

可作为女人,却迟迟上不了崇祯的龙床,这也是让人难琢磨的事情。</P>

再说他魏忠贤早就不在宫中当差,和曹静照这个女史不太熟。</P>

曹静照后面,就是一样从洛阳赶回来,找皇爷交差的曹化淳。</P>

曹静照的本家。</P>

这个司礼监掌印太监,魏忠贤更是求不得。</P>

就一条,曹化淳出自王安门下。</P>

魏忠贤就一辈子,甭想得到曹化淳的笑脸。</P>

那就只能求老相识王承恩了。</P>

王承恩虽也出自曹化淳名下。</P>

可并不是事事都遵循,曹化淳的意思。</P>

说到底,王承恩是崇祯的贴身太监。</P>

更以崇祯的需求利益,为第一原则。</P>

也不知道低头闷不做声的王承恩,是怎么接收到的,魏忠贤递来的求救信息。</P>

这点不重要,反正王承恩是接收到了。</P>

王承恩在心里思考了一下,这忙得帮。</P>

虽然魏忠贤最近上蹿下跳,极力邀宠,让他这个潜邸的老人,特别心烦。</P>

王承恩却知道,魏忠贤极力邀宠,只是因为心里缺乏安全感,不是为了拉自己下来。</P>

崇祯现在并没有厌烦,这个前朝大太监的心思。</P>

往后皇爷还要用他魏忠贤的。</P>

就这一点,就值得王承恩帮一把。</P>

于是,王承恩抖了一下手中的拂尘,轻声细语地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