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嘛事不问,万事皆由卿等。</P>
百年之后,史书之上。</P>
朕自然是会获得,一个好听的名声和庙号。</P>
无论是不是亡国了,朕的名声一定会被读书人颂扬万代。</P>
唉,可惜啊,朕做不到。</P>
这样做实在没意思的紧。</P>
好了,说正事。</P>
等京畿地区所有皇庄的佃户们,分配到了足够的生产工具和物资。</P>
他们的任务也就基本结束,后续就听公司安排。</P>
朕不会多问。</P>
王大伴,让门口候着的内书堂学生们,都进来吧。</P>
朕有话要跟他们说说。”</P>
“喏,皇爷。”</P>
很快,堂屋内涌进了二十多个眉清目秀的少年郎,他们大部分都是内侍。</P>
一样会读书识字,明事理会算计,不比外面的读书人差,这样的人还在不断增加。</P>
崇祯打算宫里只要想学习的,统统拉到内书堂学习,只要不耽误本职工作就行。</P>
一定要在宫中,养成人人爱学习的好习惯。</P>
崇祯现在能培养的,就是这样的苗子。</P>
他也不听,也不相信历史上太监都是坏种的说法。</P>
“你们不用跪着,站直了听朕说话就是。</P>
你们这批内书堂的学生,朕是寄予厚望的。</P>
因为历朝历代以来,就没有哪个皇帝,像朕一样手把手教你们这些内侍。</P>
你们注定会成为,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存在,会跟着朕开创史无前例的伟业。</P>
你们内侍,都是外界眼中的非主流。</P>
甚至在一些固执偏执的士大夫眼里,你们天生就是佞臣。</P>
是祸国殃民的代表,是蛊惑君上昏庸的恶人。</P>
王大伴,让杨时化和倪元璐两位大人出去吧。</P>
朕现在处理的都是内廷事务,他俩不方便听。”</P>
倪元璐和杨时化相视一眼,总觉得不安。</P>
这太监们正在崇祯的影响下,发生着他们无法预料的改变。</P>
至于这种改变对文官集团有什么影响,他们俩不得而知。</P>
他俩只是希望,能多出几个三宝太监的人物吧。</P>
“倪大人,杨大人,这边请吧。”两人都没有强项,乖乖朝崇祯施礼退下。</P>
此时屋里就只剩下紫禁城的人了。</P>
那些兵仗局工匠们的儿子,也算是内廷的人。</P>
“朕的新政,在外人看来。</P>
特别是那些文官大老爷们看来,简直就是过家家一样。</P>
是呀,朕不动吏治,不动盐铁专卖,不动读书人的利益。</P>
只在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忙活一些荒诞不经的事情。</P>
于国何益,于民何益?</P>
也许在他们眼里。</P>
朕就是和自己的哥哥一样,在做一件件玩物丧志的木器。</P>
可朕不觉得,朕要做的是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壮举。</P>
朕要让这旧日山河,一夕之间换了容颜!</P>
朕要让外面唱反调的文臣,真正匍匐在朕的脚下。”</P>
讲到这里,崇祯的神情略显癫狂,语气慷慨激昂。</P>
“而你们是朕真正可以相信的人。</P>
朕要带着你们去冲破桎梏,实现这一壮举。</P>
你们是朕的学生,一样的天子门生,与那些进士并无二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