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朕的江山其实就这么点(2 / 2)

“看看这些肥沃的田地,绵延千里,这还只是京畿地区。</P>

南方的湖广,南直隶更是鱼米之乡。</P>

其实关外的东北,那里的大片平原才是真正的粮仓,可惜已经不在朕的手中。</P>

这些膏腴之地,春种秋收,养育了我大明子民。</P>

这就是大明的福分,也是朕的福分。</P>

可惜,就是下面总有人,贪心不足蛇吞象,贪了上面的害了下面的。</P>

白瞎了朕的好地。</P>

这个四号厂皇庄加上曹安的隐田,总共五百八十顷。</P>

几年下来,借给曹安这家伙置办了好大的产业,连京城里面都有他的门头铺面。</P>

前些日子,让内侍们上报中官庄田,朕用皇家公司的股份赎买。</P>

他曹安心存侥幸,不如实上报,妄图隐瞒田亩财产。</P>

现在报应来了。</P>

这曹安已经杖毙了,唯一一个侄女黄曹氏,也追随他去了。</P>

余者除有人命官司的,朕一概免死,只是发配为奴。</P>

看看,这就是欺瞒朕的下场。</P>

朕对你们,就如同对待家人一样。</P>

这曹安虽然以前朕没有见过,可朕也是抱着一颗真心对他的。</P>

可他就是这样辜负了朕的美意,一个奴婢做到他这种程度,就是欺主欺君。</P>

唉,朕实在是不想斩尽杀绝······”</P>

崇祯说着这些,下面的人就听着这些。</P>

时不时还频频点头,表示认可。</P>

处理一个太监,实在是无关紧要的事情,陛下您想怎么处置都行,点了他全家的天灯,他们也不在乎的。</P>

这种想法,司礼监的太监也是有的。</P>

大家相处这么长时间,君臣之间都熟悉了。</P>

崇祯又不是嘉靖万历天启,那样不愿意出宫见大臣的皇帝。</P>

时刻都想着高高在上,要在臣子面前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P>

崇祯是现代人的灵魂,他明白无障碍沟通的重要性。</P>

他是很愿意和大臣们交流的。</P>

因此大家都很了解崇祯的习惯。</P>

知道这会儿崇祯的话,不说则已,一说就没完。</P>

“你们不是都觉得皇庄改革,很难吗?</P>

朕之前讲的东西,有些用在实际操作上,不那么好运用。</P>

那好,今天就实践出真知,朕手把手地教你们一回。</P>

朕今天就用这四号厂皇庄,给你们打个样。</P>

用五爷的身份,亲自负责四号厂皇庄的改革。</P>

你们这几天好好看,好好听,好好学。</P>

过几天,朕让你们看结果。</P>

王大伴,内书房的小太监和小工匠们,都来了吗?</P>

朕今天就开始边实操边讲课了。”</P>

“回皇爷的话,都在这里呢,一共是一百零八名。”</P>

崇祯一听这人数就乐了,这是干嘛?</P>

此时正值《水浒》热的时候,大家都挺喜欢一百零八这个数字的。</P>

崇祯正想笑骂王承恩两句,就看到了,远处被侍卫们,拦在外面的王虎和陈老六。</P>

他们身后跟了,黑压压的一群破衣烂衫的佃户。</P>

“是王虎和陈老六到了。</P>

把他们放进来吧。”</P>

崇祯等人还是穿着便装,只是那种威势,已非乡间地主带几个狗腿子所及。</P>

崇祯他们现在,所在的地方,就是庄头村用来打麦子的麦场。</P>

就是一块很大很平整的操场,用来开个大会,再合适不过了。</P>

崇祯叫王虎他们过来的时候,旁边不远处袅袅炊烟升起。</P>

很明显,这是一场边吃边开的大会。</P>

要笼络一地的民心,吃好吃饱就是最好的答案,胜过千万热血沸腾的心灵鸡汤。</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