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陕西督粮参政洪承畴(2 / 2)

至于那些自耕农破产了才好,这样他们可以低价收买他们的土地房屋和牲口。</P>

贱民就像荒地里的野草,佃户去了旧的,就会有新的补上来。</P>

一切都不会影响大局。</P>

只是他们没想到,一个王朝的轮回,就在他们一点点兼并土地的节奏中,慢慢推进。</P>

而两三百年一个大轮回,他们太安逸了,没计算好时间差,注定要成为端上桌的羔羊。</P>

陕西全境会在未来,重新大洗牌,他们这些地主士绅会跌落尘埃,成为贱民的粮草。</P>

······</P>

今年的老天爷,对陕西还是格外垂青,天天刮风不下雨。</P>

似乎要将,整个黄土高原上的黄土吹下来,填平渭河谷地。</P>

在大自然的淫威下,明朝百姓的苦难又何足道哉,简直渺小如尘埃。</P>

布政使司衙门,后面一个不知名的四合院子中,响起了朗朗的读书声。</P>

“天启七年腊月初六,奉天承运,皇帝诏曰。</P>

……</P>

克期赴任。</P>

钦此。</P>

崇祯皇帝朱由检。”</P>

这是一个稍显稚嫩的年轻人的声音,圣旨也是书,说是朗朗的读书声并不为过。</P>

少年的声音高亢愉悦,还带着变声期少男特有的沙哑和低沉,烟熏嗓是矣。</P>

换个说法,就是公鸭子在嘎嘎叫。</P>

那声音透着高兴狂喜和不可置信,还有一种即将诞生的膨胀,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气势。</P>

“再念。”</P>

许久,另一个沉稳的声音响起,语调平缓,不急不躁。</P>

“天启七年,腊月初六。……</P>

擢升陕西督粮参政洪承畴,加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升为延绥巡抚,候补军机大臣。……</P>

钦此。”</P>

第二遍念完,少年有点气鼓鼓,也有点怀疑。</P>

大哥当上这从四品督粮参政已经两年多,天天听算盘珠子啪啪响。</P>

是不是听力受损,轻微耳聋了?</P>

“再念。”洪承畴的声音依旧平稳有力。</P>

这回洪承畯明白了。</P>

他有点无奈,他不傻,已经看出来大哥是在磨砺他。</P>

没说的,肯定是怪他念圣旨的时候,得志便猖狂。</P>

长兄如父,父亲死得早,洪家家道中落。</P>

大兄一边读书,一边帮助母亲傅氏做豆干卖豆干。</P>

无奈还是家境艰难,被迫辍学。</P>

幸而遇到洪家长房帮助,洪承畴才得以继续进学,于二十三岁考中二甲第十四名,赐进士出身。</P>

从此开启了官宦之路,一直到今年三十七岁。</P>

洪承畴已经当了十三年的官 ,从刑部主事到地方参议,学政主官佥事。</P>

始终是不温不火,原地踏步,在中下层官员徘徊。</P>

洪承畯打记事起,洪家家境已渐好。</P>

他没有父亲的印象,只有大兄那一板一眼的行事规范,和大兄那一张死板至极,吓死人不偿命的脸。</P>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府建牙·····任意处置······以慰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