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平静背后的隐忧(1 / 2)

王承恩只是微微弯腰,做倾听状。</P>

他就那样静静听着,不说一句话,身体也是纹丝不动,只有脖子上白狐皮毛做的围脖,随着殿外窜进来的寒风,轻轻摆动。</P>

殿内四角几座火盆还在噼里啪啦地燃烧着,此外就只剩下崇祯越说越小,接近梦呓的话语。</P>

王承恩也越来越听不懂崇祯话里的意思。</P>

“大炮”倒是好理解,红衣大炮嘛,袁崇焕就是靠着这个打退了建奴两次攻击,打伤了老奴,由此扬名天下,海内外皆知袁崇焕大名。</P>

朝堂上的群臣也盛赞袁崇焕知兵,实乃知辽事,平东虏第一人。</P>

王承恩知道这些话里,水分不少。</P>

文臣大都畏辽事如虎,生怕被皇帝点名,送去辽东送死。</P>

此举无非是把袁崇焕推出去当挡箭牌,这才高高捧起。</P>

红衣大炮现在朝廷很重视,一面去澳门采购,另一面还积极仿造。</P>

蓟辽地域,重要的城池之上,现在都是十几门红衣大炮。</P>

皇爷后面的那些词,王承恩就稀里糊涂了。</P>

“蒸汽机”是什么?烧水造水雾,好看的吧。</P>

“火车”是燃烧火的车吗?那是戏台上的把戏,听说蜀人倒是愿意搞这些。</P>

那皇爷最近是想看戏了吗?</P>

等会下去要吩咐孩儿们早做准备。</P>

王承恩不在意皇爷说这些,他只知道自己伺候的皇爷,一直在他眼皮子底下长大,未曾和他分开超过一日。</P>

这个皇爷还是和以前一样,是自己一辈子需要忠心耿耿服侍的天子。</P>

王承恩知道皇爷需要一个听众,一个安静的听众,不需要有人出声。</P>

不知不觉窗外响起了寒风凛冽,刮得树枝吱哇乱响的声音。</P>

王承恩心里又在琢磨,如今天气干冷,火盆不顶用,乾清宫没有地龙。</P>

是不是要为这里添置一些手炉暖香之类的,还要弄一些冻梨柿子,不能让皇爷缺水。</P>

皇爷年纪小,身子骨还没长结实,可不能受到一点风寒。</P>

不提一个大太监絮絮叨叨,婆婆妈妈的想法。</P>

……</P>

说一下已经出来的袁可立老大人。</P>

数九寒冬,刮不尽的寒风。</P>

却熄灭不了袁可立那颗滚烫的心。</P>

没想到,真是没想到。</P>

这趟回京师,会有这么大的收获。</P>

少年天子锐意进取,勇于纳谏,敢于对自己的宗室开刀。</P>

省下来的钱还不是为了自己享乐,全是为了筹备前线军饷。</P>

还想着为一些困难的低级官员,自掏腰包准备养廉银。</P>

这样的天子,已经是文官心中不可多得的明主,要是能远离魏忠贤,崔呈秀这样的奸臣,就更完美了。</P>

崇祯确实和他的哥哥天启,那位木匠皇帝有很大的不同。</P>

袁可立心里冒出了一个可怕的念头。</P>

要是天启再英年早逝一些,早点换上崇祯这个英主,辽东局面也许不会糜烂至此,自己也不用眼睁睁看着辽南得而复失。</P>

察觉到这是一个大逆不道的想法,袁可立自己被自己吓了一个寒颤。</P>

皇帝,深居宫内,保卫得不能再周密了,可即使这样,也有很多匪夷所思的死法。</P>

听说春秋时期,晋国的君王如厕时,被淹死在粪坑里。</P>

只有万历老死也没出去过紫禁城,这样的皇帝才不好死啊。</P>

天启只是去了一趟西苑的太液池,划了会船,就被淹死了。</P>

天启的死,有太多的蹊跷,经不起细推。</P>